流散后的聚首与飘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流散后的聚首与飘零   每提及流落海外的中华珍宝,总让我们的内心隐隐作痛。位于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石窟建造于北齐时期,其精美的佛教造像体现出当时艺匠高超的艺术造型能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但由于近代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一些造像流落海外,散落在当今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流失的部分响堂山石窟造像在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举办的“响堂山石窟造像特展”中聚首,之后又各自飘零……   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同属中国政府1961年3月4日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的北齐石窟造像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然令人扼腕的是,该石窟中的许多石雕造像流散到了全球不同的地方,多数被海外博物馆或大的艺术机构所收藏。   在纽约曼哈顿上东城的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一个小型的“响堂山石窟造像特展”正在举行,展览由芝加哥大学斯马特博物馆、华盛顿DC史密森学会下属的阿瑟?赛克勒博物馆组织。展出的作品目前被纽约、芝加哥、伦敦等地的博物馆或大学等机构收藏。该展览从2009年9月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斯马特博物馆、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达拉斯草原博物馆、圣地亚哥博物馆等地巡回展出,最后一站是纽约,于2013年1月6日结束。   看完展览,我在网络上查找响堂山石窟的视频,从河北邯郸官方发布的旅游视频,到普通游客的图像博客和视频,都称赞响堂山石窟造像的精致和美丽,以及令人遗憾的破损,因为许多造像只有身躯,没有头。由于当地记载不全,许多人都在猜测,究竟这些造像的头去了哪里?看了这次纽约响堂山石窟造像巡展,响堂山石窟造像的无首之谜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位于大都会博物馆的斜对面,虽然知名度无法与大都会博物馆相提并论,但走进展览厅,12件响堂山石窟雕像一下子将人震慑住了。在展厅独特的灯光下。近距离观赏这些难得一见的雕塑。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面对大门的展厅的正壁上挂着一个低眉垂目、面容慈善的佛头,佛头的前面左右陈列着一对佛手石雕。佛头来自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只有脸部和大部分的头顶,头像后部已经残损,佛头垂目注视,神态安详。仅是这个佛头。高度就达90厘米,可以想象整个佛像的体形有多么巨大。   佛头前面的一对佛手,右手来自大都会博物馆,半个手掌就有52厘米高;左手来自旧金山业洲艺术博物馆,高度73厘米,左手掌中还抓着衣带。   一件怪面獠牙、丰乳肥肚的有翼神兽,形状相当奇特,也不同于唐三彩的镇墓神兽。这件座跪式的有翼神兽原本足响掌山北窟某一根柱子的脚部雕塑,如今整个神兽被分离出柴,成为一件独立的雕塑作品,破收藏在堪萨斯纳尔逊?阿金斯博物馆。本次展览的海报,采用的就是这件造型奇特的神兽图案。   这些造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佛像身上的衣服纹饰十分华丽,线条流畅,自然而写实,体现了北齐时期石雕艺术的极高成就。   从正面看,这些造像的神情都安祥宁静,令人对佛教的神圣庄严肃然起敬,但如果凝视造像的背面,当年佛头被剥离时的累累伤痕赫然存目。科技与艺术展览的完美结合   本次特展的成功举办,源自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的一个运作多年的国际研究项目,以及多个博物馆的参与和多个基金项目的赞助。2007年,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获得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响堂山石窟内开始数码摄影。三维扫描工作则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负责完成,工作重点是北响堂刻经洞。如今,这么多流散世界各地的响堂山精美石刻聚集一处重新展出,这在近百年来还是第一次。近年来,美国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东亚艺术的兴趣日渐浓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与理解东亚艺术,2003年,在芝加哥大学华人艺术史家巫鸿教授的指导下。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成立了东亚艺术中心。该中心成立之初专注于将数码技术与古代历史遗迹相结合,建立数字化的共享资源,以利于研究和教学。中心成立的同一年,一个结合了传统研究和现代数字化应用的研究项目——“响堂山石窟:复原和还原”得以立项并正式启动。今天,这个项目的成果已经在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的展览厅和响堂山石窟造像上得到展示,通过数码视频,观众可以感受到这些石窟造像原本存洞窟之中的位置,犹如身临其境,不仅可以饱览响堂山石窟,360度观察造像雕塑,还可以“透视”其内部结构。据介绍,这是第一次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再现石窟艺术。主办方与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合作,一方面真实地再现了响堂山石窟内外部的雕塑现状,另一方面也成功完成了部分受损石窟的复原。   响堂山石窟造像已走向全球   响堂山石窟开凿于北朝晚期,石窟的赞助人是当时的当政者,集中了当时最有才华的艺术家和工匠以及足够的财力,这才成就了响堂山辉煌的艺术宝窟。   20世纪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灰暗的时期,国力衰微,精美的艺术宝库无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