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1 搅拌站设搅拌楼预拌混凝土与散装水泥、掺合料应用技术
全部结构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公司设搅拌楼集中搅拌,并掺加粉煤灰和高效泵送剂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所有材料达到自动计量,水泥和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密闭运输,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1 前言
随着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一大批高层、大跨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建筑相继涌现。商品混凝土应运而生,其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混凝土搅拌质量和浇捣质量,使混凝土生产商品化、工厂化、电脑化,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降低原材料损耗等。
1.2 特点与工艺流程
搅拌站搅拌楼具有以下特点:①砂石料等地材具有较强的地区性,质量不稳定。主要材料水泥的稳定性和富余系数的不确定性。②现场堆场有限,原材料处于边进场边施工的动态管理中。③砂石料由于天气等原因含水率处于变化中。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间长,内外温差大,施工难度大。⑤石子粒径不连续等因素导致泵送难度大。⑥塌落度大,其变化也大,水灰比相对较小。
工艺流程:搅拌站场地布置→确定搅拌楼和泵送系统→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参数→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确定→原材料控制和配合比输入→原材料上料→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养护。
1.3 确定搅拌系统和配合比
1.3.1 确定搅拌系统
根据工程特点、建筑物周边环境、高度、长宽尺寸和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确定搅拌楼、砂石堆场、水泥桶、粉煤灰桶等的位置。确定施工各阶段的泵管走向,计算泵管的垂直和水平长度。安徽新闻出版学校教学图书综合楼位于安徽新闻出版学校内。建筑面积约18242 平方米,地下一层,主楼6层,局部7层,建筑物最高标高为27.3 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为箱式基础。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标号为C35。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两台JS500 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泵(HBT60C-1816D 拖式混凝土输送泵)送。混凝土输送泵水平管长度最长为
1.3.2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根据当地材料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参数。进入外地施工首先应了解当地材料的特点,主要是材料供应能力和质量保证问题。如黄砂采用中砂、石子采用5~25 的碎石、杂质含量、质量稳定性和供应量问题;水泥的抗压强度和富余系数及水泥稳定性。根据地材和泵管的水平、垂直长度确定混凝土级配的塌落度,4层以下混凝土塌落度为12cm,4 层至7 层塌落度为14cm;根据混凝土浇捣量和前后层搭接时间确定混凝土初凝时间(根据施工季节、天气情况再作调整),如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0 小时;根据工程进度、模板套数、要求拆模时间确定是否掺早强剂。总之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确定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1.3.3 混凝土级配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确定,并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对有抗冻、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尚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1.3.3.1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确定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
fcu,o= fcu,k +1.654б
式中fcu,o—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б—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根据施工经验搅拌站设搅拌楼进行集中搅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可以控制在规范给定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内。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和统计资料时可以计算并取б值。因此C30混凝土的强度理想值为C38,C40 混凝土的强度理想值为C48。
在确定混凝土水灰比时必须注意水泥标号的富余系数和水泥实际强度的平均值。可以找当地试验室和有关单位了解该水泥情况。注意做试验时水泥的实际强度和水泥标号的比值与水泥富余系数的差异。
1.3.3.2 现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本工程有少量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试配时采用工程实际使用材料和与工程混凝土相同的搅拌工艺。首先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调整用水量或砂率,使塌落度达到设计要求,并确保粘聚性和保水性,然后确定基准配合比。混凝土强度试配时建议采用五个不同的配合比。一个按基准配合比,另外四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可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5、0.1,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基本相同,砂率按1%逐级调整。也可以根据施工经验调整外加剂用量或砂、石粒径。根据试验得出的各水灰比及对应的强度关系计算出配制强度的水灰比,并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最后根据混凝土表观密度校核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比如我们通过实验设计出了C35S6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
水:砂:石:外加剂:粉煤灰=1:0.545:1.59:2.70:0.0138:0.208,每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385Kg,外加剂用量为5.3 Kg,粉煤灰用量为80 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