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截面空心门架墩施工
墩最高达59m,墩身为横向矩形变坡空心结构。横桥向为直坡,顺桥方向两侧有坡率,墩底2.5m为实心段,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是一种特殊的桥墩结构类型,从操作工艺角度看,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其施工方法拟为:
空心高墩墩身采用翻模施工,并在各塔承台上搭设施工电梯,用以提升小型构件、材料及施工人员上下。
1.液压自控式翻模的总体构造和工艺原理
1.1.工艺原理
将操作平台和模板分成两大相对独立体系,利用顶杆将操作平台支撑于达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土上,以千斤顶作动力提升操作平台,平台上悬挂吊架,工人在吊架上进行模板拆卸、翻升、安装等作业。混凝土的灌注、捣固、吊架横移等则在平台上进行。利用外吊架设置“移动暖棚”进行冬季施工。内外模板各设三层,当最顶层模板混凝土灌注完毕后,提升工作平台至2m高,拆卸并用倒链滑车分四大单元块提升最底层模板到最顶层上,进行安装、校正,然后续灌混凝土,就此循环。在纵向直面内外模上设置抗风架,模板在翻升过程中始终对平台起约束作用,抗风增稳;安装工业电梯,保证人员安全上下桥墩。施工至墩顶拆除模板,由平台转换为梁部施工膺架,采用对拉精轧螺纹钢加固平台,顺盖梁方向接长平台。
1.2.总体构造
液压自控式翻模总体构造见图6—1所示。由大型矩形操作平台、导管顶杆支撑系统、液压自控系统、模板系统、抗风架、吊架操作系统及附属设备等七大部分组成。
操作平台,由20号槽钢组成纵梁和横梁,通过栓接构成超大型平面井字结构,顶杆采用φ48mm钢管,节长1.5~2.5m,两端加工成丝扣连接;导管采用φ60mm钢管,长26mm;千斤顶选用GYD60型单作用穿心式;模板分三节,节高由墩身空心节段高度控制,内模采用组合模加特制角模,外模用5mm钢板定型加工成大块组合模板。
图1 高架桥翻模布置示意图 图2 空心墩翻模模板排板示意图
2.液压翻模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见表。
2.1.外模设计
墩身的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主要靠外模整齐规则的排列和优质的加工来保证。模板的排板见图6—2所示。固定模板制作三层,另配不同规格的抽动模板,通过不同组合,可完成桥墩不同墩身高和坡率的施工。
2.2.外围带设计
为使外围带尺寸随墩身截面形状变化,保证墩身截面准确,侧围带螺孔的布置必须与模板收坡相一致。
2.3.抗风措施
大型操作平台主要靠顶杆支撑,增设了套管,套管增大了顶杆的抗扭刚度,但为防止套管与新灌混凝土粘连,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至混凝土未终凝前,不断提升导管即操作平台。导管大部分嵌固在新灌的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对套管的嵌固作用差,顶杆受水平力又较弱,因此,在施工荷载的扰动下,平台极易产生倾斜、扭转,在设计过程中设置抗风架,消除施工扰动和风力对施工的影响。
抗风架的主体为四根方形立柱,上端由横、纵联系梁连成一体,下端通过对拉杆固定在已经完成的墩身上。当最上层模板完成混凝土灌注后,先松开抗风架与模板的连接并提升抗风架1.8m,然后拆除最下层模板。抗风架与模板以相同的方式循环翻身,直至墩顶。
2.4.模板的组装
模板安装前,先对基顶墩模范围进行抄、调平,达到数点相对高差≤2mm后,准确划出墩截面框线,按模板分块尺寸在框线上划点,并按排板图确定的拼装顺序组装模板。模板合龙后再次进行抄平、校正,当模板顶相对标高≤2mm、对角线误差≤5mm后,上紧所有连接螺栓和围带钩头螺栓。
同法完成第二层、第三层模板的组装。
2.5.操作平台组装
操作平台组装采用地面两台汽车吊机分段分块吊装、墩上拼装对位的施工方案。平台吊装前,并对预留孔孔底标高进行复查,平台就位后,插入顶杆,安装千斤顶,布设油管和液压控制台,铺平台木板,装外吊架。
2.6.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配制时掺加高效减水剂,制成流态混凝土。混凝土拌制采用强制式水泥砼搅拌机,3台混凝土输送车运输,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灌注。
2.7.操作平台提升
第一次提升操作平台,在混凝土达到一定高度,一般不小于0.6m,时间在初凝后终凝前,提升高度为千斤顶1~2个行程(3~6cm)。
第二次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提升操作平台,以每小时提升千斤顶1~2个行程。
浇注完毕后继续提升操作平台,每隔0.5~1.0h提升千斤顶1~2个行程。
2.8.模板翻升与装配
模板解体:拆除对拉杆、脱模并摘去角模,按面将模板及其围带解体成4大单元块。
模板翻升:先将拆下的底层模板提升到对应的最顶层,提升工作通过悬挂在平台纵、横梁的多个倒链同步进行。
模板装配:弧端模板和直面固定模板直接提升到固定位置安装,根据排板图对称换装角模,使模板上下周长与墩身对应截面周长相吻合。
3.墩身线形控制
高墩的线形控制主要采用墩外平面坐标控制网加墩内激光铅直仪的综合措施,排除日照、雾天、夜间等校模对测量工作的影响。控制要点为:
按“测规”要求设置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