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立森261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宁强真菌研究所.doc

黑木耳立森261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要点-宁强真菌研究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黑木耳立森261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张怀荣 (宁强县真菌研究所 陕西宁强 724400) 摘 要:从采集的一株表现优势的野生黑木耳,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立森261黑木耳菌株(自编号),在中国秦巴山区的大面积的段木栽培中,其品质以色黑、单片、耳片边缘圆滑、无耳根,其产量每50kg段木产干耳2.0—2.5kg(7—9cm×1.2m段产干耳200-300g)。 关键词:立森261 黑木耳 段木 栽培 地处中国秦巴地区,用丰富的栓皮栎、麻栎栽植黑木耳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成熟的栽培技术,也是该地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一。但至2008年以来,黑木耳的段木栽培,被一种目前尚未明确的病害或虫害的危害,导致段栽黑木耳发生大面积的“陀耳”,使得段栽黑木耳产出无价值的产品,或即使有商品价值的黑木耳,但其产量极低。针对这一状况,笔者从原生态林区采集了一株野生黑木耳,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立森261黑木耳菌株(自编号),通过近三年在中国秦巴地区大面积栽培,该品种除具有优等的商品价值外,还具有稳产高产的表现性。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该菌株菌丝浓密,紧贴基质呈匍匐生长,顶端分支清晰、生长整齐,气生菌丝发达,在木屑基质上其菌丝见光后易形成子实体原基。子实体呈耳状,秋耳单片、色黑、边缘圆滑、无耳根,,春耳丛生至单片、片中大、色褐黑、脉状皱纹明显(图1)。 图1 黑木耳立森261 1.2 营养 该菌株的在菌丝体发育期漆酶活性高,在短时间内分解段木的木质素,使耳木发生明显白腐,然后再由胞外纤维素酶分解耳木中的纤维素为耳基形成及耳片生长提供营养。最适栽植树种:栓皮栎、麻栎,其次为枹栎、槲栎、枫、桦等阔叶树种。 1.3 水分 该菌株在段木点菌时,段木的含水量35—40%,点菌后,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5—75%,促成点菌孔内的菌种成活。养菌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50—75%,即干干湿湿的环境条件。耳基形成与耳片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80—95%。 1.4 温度 立森261菌株属广温型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温度5—32℃,最适温度23—26℃,菌丝体在低于-10℃也不致死亡;子实体生长温度4——34℃,最适生长温度10 1.5 光照与通气 在养菌期间全日照,利于防治霉菌及木生多孔类的杂菌孳生;耳场选择在空旷的地域利于段木内的菌丝体蔓延生长和耳基的形成与耳片的生长。 1.6 PH值 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7.5,因此,在菌种生产配料时,减少培养料中的氮源,取缔糖原及石膏,利于PH值趋于7.5。 在耳基形成与生长期,人工增湿PH值为7.5的水,耳基形成生长快、色泽黑、耳片厚。 2.栽培技术要点 2.1 耳场选择:耳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空旷、近优质水源的地带,并使周围无陈旧耳场。 2.2 段木准备 本栽培所用树材针对栓皮栎、麻栎树种。树材的砍伐一般在冬至——立春进行,树木砍伐后,剔去枝桠,截成1.2m短段木,搬运至耳场,并架成“#”架,晾晒至截面有裂纹即可打孔。日均气温在10℃以下时,可提前30天打孔,日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可提前10天打孔。打孔规格:行距3.0cm、穴距6.0 —8.0cm,孔径18—16mm、孔深3.0—2.0cm。或先在冬季(11月下旬——次年1月下旬)打孔,打了孔耳木架成“井 2.3 段木点菌 依据上述气温点菌前对已打孔的段木,当日均气温在10℃以上时即可点菌。点菌时将木屑基质的立森261菌种,扮成块状,塞入孔内,并用木棒或铁棒杵实,再盖上大于点菌孔的方形树质盖,若对菌种杵的特实,可免盖树质盖。 2.4 耳木管理 依据立森261菌株的特性,对点菌后的耳木可随点菌随排场,并垫上枕棒,每隔10天翻棒一次,待点菌孔全部出耳后可立架。或进行人工喷水管理的耳场可直接立成“人”字架,立架后,再架上喷水装置。架好的耳木,若超过10天以上无明显降雨,在傍晚对耳木喷水增湿60min,经增湿的耳木,在阳光下照晒1-2天后,将耳木进行翻转一下,再次喷水或有明显的降雨,经阳光照晒1-2天后,再将耳木进行翻转,这样进行4-6次,耳木上可形成耳基。若在山坡上就地栽培的耳场,也将耳木顺山坡架至高于地面50cm的“人”字架。每有一次明显的降雨后,经阳光照晒1-2天后,将耳木进行翻转,这样持续4-6次,耳木上可形成耳基。 2.5 出耳管理 经3-2个月的养菌管理,也就是进入6月中旬,耳木上便开始形成耳基,形成耳机后,在6月中旬—9月上旬期间,是耳木养菌与出耳并举阶段,但此阶段仍以养菌为主。若气候正常(每隔7—10天有一明显降雨),在具备增湿条件的耳场,不需要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