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吴海涛 联系方式 741847507@ 单元导入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以地面点的坐标和高程决定的,坐标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基础,如何测定未知点的坐标?如何测设未知点位并在现场标定标志以指导施工? 本单元将详细介绍。 现在坐标测量和测设的方法很多,如常规的边角测量、全站仪测量等。以前边角测量应用较多,但随着全站仪的普及,全站仪测量慢慢成为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放样、安装测量、变形观测等领域,成为实现测量工程内外业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硬件系统。 技能点1 图根导线布设 一、控制测量概述 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和高程控制网(vertical control network) ;可控制全局。 ?控制误差的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可分组进行作业。 有关名词 ?小地区(小区域)(block, region) :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 ?控制点(control point) :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 ?控制网(control network):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 ?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控制测量分类 ?按内容分: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 ?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 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技能点1 图根导线布设 1.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triangulation network)组成。 小区域平面控制:国家城市控制点——首级控制——图根控制。 一、控制测量概述 2.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leveling network)组成。 小区域高程控制:国家或城市水准点——三、四等水准——图根点高程。 技能点1 图根导线布设 二、图根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traverse)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closed traverse) 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2.附合导线(connecting traverse) 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3.支导线(open traverse)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技能点2 图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踏勘选点 选点注意事项: ①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能长期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 ②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边。 ③导线点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和地貌。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3倍。 2. 外业测量 量水平边长 测水平角——转折角(左角、右角)、连接角 导线点选定后,应在地面上建立标志,并沿导线走向顺序编号,绘制导线略图,并在导线点附近的明显地物(房角、电杆)上用油漆注明导线点编号和距离,绘制草图,注明尺寸,称为点之记 。 技能点3 图根导线的内业计算 一、基本计算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左角: 右角: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2. 坐标正反算 坐标正算:由A、B两点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计算坐标增量。 坐标反算: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 技能点3 图根导线的内业计算 一、基本计算 一定要根据ΔXAB、ΔYAB的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的象限。 2. 坐标正反算 注意:αAB具体计算时: 技能点3 图根导线的内业计算 二、附合导线计算 1. 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 角度闭合差(angle closing error)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2)计算限差: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 按改正后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见基本计算公式) 4. 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见基本计算公式) 5. 坐标增量闭合差(closing error in coordination increment)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relative lengt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证据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GB 50650-2011(2022年版)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docx VIP
- 新时期山西省总规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残疾儿童康复评估报告2025.docx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pdf VIP
- 新常态下高校工程审计范围及审计依据风险和解决措施.pdf VIP
- HJ 1093-2020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最新解读.pdf VIP
- 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pdf VIP
- 智能温控调速电风扇毕业设计答辩╱格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