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傳統音樂與現代社會
林幗貞
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
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無論是昇華或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
常用的字是『荒涼』 ,那是因為思想背景裡有這惘惘的威脅。
~張愛玲․<傳奇>之<再版自序>
每次坐車回埔里途中,總會經過草屯附近將軍廟的布袋戲台,台
下就幾個老觀眾來來去去,在車流不息的馬路邊,布袋戲每天上演著
忠孝節義的古老故事,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而我們坐在車上,只
得驚鴻一瞥逐漸流逝的傳統影像。
傳統的一切,之所以在現代台灣社會中呈現出這樣荒涼的景象,
與台灣複雜的歷史背景、政治因素、及近年來快速的經濟發展有極大
關係。而音樂的發展是不可能跳脫出時代的洪流,獨立發展的。
傳統音樂式微之因
台灣歷經荷、日殖民時代及國民黨等外來政權統治,這樣的歷史
背景,使得台灣傳統文化元素,更加複雜多樣;因此,我們在台灣小
調或民間歌謠,會聽見日本音樂的聲線;在由中原傳來的南管北管等
戲曲中,隱約有台灣傳統歌調的影子,更遑論台灣歌仔戲中,身段、
音樂與中原戲種間的關係。這樣的多層軌跡,優點為呈現多元文化觸
角,缺點則因元素太多,而模糊各種傳統樂種獨特性之區隔,而這對
於各種不同樂種的傳統音樂發展,在傳承上有或多或少之阻擾。然
而,許多台灣傳統音樂之失承或沒落,政治因素與當政者的不當政
令,也需承擔文化過失。
在政治因素的介入下,台灣人在日本皇民化、二二八事件及國民
黨霸權時期,遭遇兩次傳統文化之浩劫,我欲稱之為「母語黑暗期」 ;
尤其兩蔣時代的「說國語政策」,以極強勢的中原文化姿態,使得語
韻優美的閩南語及客家話、原住民母語,被界定為不雅、低層次的語
言,也因此凡以母語為歌詞的歌謠、以母語為媒介的戲曲,甚至以本
土意識歌頌鄉土的音樂,逐漸被強迫遠離台灣中、高層社會。當歌仔
戲、布袋戲在三台禁播、當本土音樂因語言或政治因素,逐漸消失於
電台、電視,更當為政者政令強勢落實於社會於人心,本土傳統音樂
及戲曲,層次只能越縮越小、越走越低,失去知識份子及音樂主流體
系的關注與支持,傳統音樂與戲曲漸趨失去向上提昇的力量。
至於所屬中原文化的音樂(國樂)及戲曲,雖因語言與意識未違
背當時政令,因此未受政治所害,也在一般音樂實驗班推行國樂,然
而當西洋音樂與藝術大舉壓境,國樂西樂化,京劇人口呈現老化,中
原悠久傳統音樂仍不敵「番幫」。
快速的經濟發展,在金錢的驅使力中,將台灣社會的生活步伐推
進地越來越快,處於現代社會的人們,吃速食、坐捷運、看好萊塢電
影、眼前耳裡所充斥的儘是速食文化;於是漸漸失去一種「慢」的能
力,一種「等待」的能力,與欣賞「殘缺」的能力;然而演奏或欣賞
傳統音樂是需要具備這樣的心境。
傳統音樂中較為含蓄的表達方式, 旋律的起伏自然就沒有西洋音
樂中常現的激昂與熱情,在缺乏西洋音樂那樣明確曲式、音律的基礎
下,欣賞傳統音樂是更需要學習的(尤其對我們來說),學習在喧鬧
的鑼鼓聲中、清澄的絲竹樂中,甚至在十二音律之間的模糊地帶,尋
找到傳統音樂中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剎那 ,然而這需要現代社會中的我
們靜下來欣賞與等待才能獲得。
傳統音樂重生與展望
解嚴後的這十幾年來,本土意識終得解放,當政治不再過分干預
文化發展與走向,台灣的傳統音樂能被聽見,獲得重生。然而重生只
是長出枝芽而已,傳統要立足茁壯於現代社會,需要更多文化人付出
與努力。
傳統音樂包括範圍極廣,原住民音樂、台灣民間小調、歌調與戲
曲,及京戲、國樂合奏…等等,然而這麼多樣的音樂卻敵不過西洋音
樂的勢力。傳統音樂要向上提昇,就必須走出鄉野廟街的範疇,當視
野擴大,音樂發展的可能性才能更廣,走入都市,走向國際,我認為
西洋音樂中的精緻化、系統化是必須學習的。
音樂發展是需要所有文化層面、甚至政治社會的配合。 而傳統音
樂中所使用的語言,與音樂的音律、旋律走向、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