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董建桐
201000111016 2010级化学基地
Protein chip(microarray)
Contents
一、概况
一、概况
一、概况
蛋白质芯片( protein chip)
是指以蛋白质分子作为配基, 将其固定在固相载体的表面, 形成
的蛋白质微阵列( protein microarray) [1]。
最早进行蛋白质芯片研究的
是德国科学家Lueking[2,3]
一、概况
采用原位合成、机械点样或者共价结合等方法将多肽、蛋白
质、酶、抗原、抗体固定于硅片、玻璃片、塑料片、凝胶、尼
龙膜等固相介质上形成生物分子点阵[4];
一、概况
待分析样品中的生物分子与蛋白质芯片的探针分子发生杂交
或相互作用;
一、概况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仪等对杂交信号进行高通量检测和分析。
一、概况
蛋白质芯片的分类[7,8]
一、概况
蛋白质芯片的特点
敏感性高
通量高
重复性好
应用性强
特异性强
一、概况
Hall, Ptacek, Snyder 2007 Mech Ageing Dev. 128: 161-167
二、制备与检测
二、制备与检测
1.载体的选择[8]
载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1)表面有活性基团;
2) 探针固定后能保持蛋白质活性;
3)使单位载体上结合的蛋白分子达到最佳容量;
4)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
5)载体惰性, 有足够的稳定性;
6) 均一性好。
二、制备与检测
2.蛋白质的固定方式[9,10]
1)扩散
2)物理吸附
3)共价连接
4)亲和捕获
二、制备与检测
3.芯片的封阻[11]
所用的试剂主要有BSA (牛血清白蛋白)和Gly 两种。
封阻后, 用PBST ( 含0. 1% Tw een 20 的PBS) 反复洗涤芯
片, 将多余的封阻剂洗去。
4.标记法的信号扩大[5,10]:
①生物素- 亲和素放大法
②纳米金- 银增强方法
③滚环扩增放大法( rolling-circle amplification,
RCA)
探针标记检测法
非标记检测法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技术
(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SELDI)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技术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
同位素标记检测
荧光标记检测
化学发光检测
酶免疫标记检测
胶体金标记检测
三、蛋白质芯片的应用[7,8]
三、蛋白质芯片的应用
1.抗体芯片
蛋白表达谱
磷酸化水平改变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2.基于蛋白质芯片的肿瘤血清生物标识物发现的原理
3. 应用蛋白质芯片在人血清中发现肾癌差异蛋白
四、前景与发展
四、前景与发展
特异性更强
样品准备和标记操作大为简化
成像与数据分析一体化
检测数据的标准化
快速、廉价、高通量、规模生产
参考文献
[1] 胡洁, 朱有名.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研究领域的应用[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5, 25(3):223-225.
[2] Frears ER,Stephens DJ,Waiters CE, et al. The role of cholesterol in the biosynthesis of β-amyloid[J]. Neuroreport, 1999,10(8): 1699–1705.
[3] Lucking A, Horn M, Eickho H, et al. Protein microarrays for gene expression and antibody screening[J].Analy Biochem,1999, 270: 103–111.
[4] Xiao H. Research in Protein chip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2007,6, 29(3):49-54.
[5] Sha SHA, ZHENG Xiao-dong*. Progress of Protein Chip Construction Technology[J]. Current Biotechnology, 2011, 1(5):312-317.
[6] Jinghui C H Y. Progr ess on Protein Microar r ay Technique[J].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6(5):54-5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淮瑞风S5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奶茶烤串策划方案.docx VIP
- 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pdf VIP
- 2025年党建知识测试复习卷含答案.docx VIP
- 10《往事依依》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中国移动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战略及党建知识测试题 .docx VIP
- 透析病人低血压个案护理.pptx
- (优质!)50500-202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新旧版本的主要变化逐项对比分析.docx VIP
- 驾驶员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