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稿件
PAG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GE 3
地址:山东省阳谷县汉桥路路13号 邮编:252300 电话投稿单位:计量科 审核: 签发:
如何整定PID参数
说明
调节系统投自动:往往在控制方案确定后,最关键的是P、I、D参数如何整定,根据我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整定调节系统的P、I、D参数,请大家在工程中参考。
在整定调节系统的P、I、D参数前,要保证一个闭环调节系统必须是负反馈,即Ko*Kv*Kc >0,
调节对象Ko:阀门、执行器开大,测量PV增加,则Ko>0;反之,则Ko<0;
调节阀门Kv:阀门正作用(气开、电开),则Kv>0;阀门反作用(气关、电关),则Kv<0;
Ko、Kv的正负由工艺对象和生产安全决定,根据Ko、Kv的正负和Ko*Kv*Kc >0,我们可以确定Kc的正负,
调节器Kc:若Kc>0,则调节器为反作用;若Kc<0,则调节器为正作用;软件组态中要设置正确。
在整定调节系统的P、I、D参数前,要保证测量准确、阀门动作灵活;
在整定调节系统的P、I、D参数时,打好招呼,要求工艺操作人员密切注意生产运行状况,确保安全生产;
在整定调节系统的P、I、D参数时,先投自动后串级,先投副环后主环,副环粗主环细,改变给定值SP或输出值OP,给出一个工艺允许的阶跃信号,观察测量值PV变化和趋势图,不断修定PID参数,往往反复几次,直至平稳控制。
二、经验PID整定参数
对介质为流体(气体、液体)情况,经验PID整定参数参考如下:
对流量调节(F):一般P=120~200%,I=50~100S,D=0S;
对防喘振系统:一般P=120~200%,I=20~40S,D=15~40 S;
对压力调节(P):一般P=120~180%,I=50~100S,D=0S;
对放空系统:一般P=80~160%,I=20~60S,D=15~40S;
对液位调节(L):
1]、大个容器(直径4米、高2米以上塔罐):一般P=80~120%,I=200~900S,D=0S;
2]、中个容器(直径2--4米、高1.5--2米塔罐):一般P=100~160%,I=80~400S,D=0S;
3]、小个容器(直径2米、高1.5米以下塔罐):一般P=120~300%,I=60~200S,D=0S;
对温度调节(T):一般P=120~260%,I=50~200S,D=20~60S;
上述参数是经验性的东西,不是绝对的。另外实际中,有时一个调节系统工艺过程对象或阀门(定位器)存在问题,也能靠改变PID参数予以克服,使自动投入。投自动需要耐心观察、不断修正。实践中能否投入自动,最关键的是阀门(定位器)、执行器好用,动作灵活。
在一个串级调节系统(例如:有2个调节器)中,整个内环(副调,其Ko*Kv*Kc >0)相当于主环的Kv,它始终为正。
PID参数整定的结果:观察曲线,一般为一阶衰减特性即可(当然理论上为二阶衰减特性)。
以上为我个人经验之见,如大家有更好的见解和经验或异议,可与我交流。
计量科 朱卫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微生物活化提取金-洞察与解读.docx VIP
- 107word格式支持编辑修改也支持打印使用小学生儿童成长档案幼儿园模板个人电子版a4记录纪念手册.docx VIP
- 诊断学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pptx VIP
-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ppt VIP
-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中专物理(通用类)第三版完整版教案大全.docx VIP
- 中医诊断学笔记(详细).docx VIP
- 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2022年音乐新课标解读学习PPT课件.pptx VIP
- 小班音乐《艾玛捉迷藏》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四大名校高中自主招生物理真题解析 第3讲(原卷版) .pdf VIP
- 临汾一中高二体育课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