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1.无水箱调节 2.有水箱调节 3.水箱容积较大且用水量均匀 按设计秒流量确定 按最大时流量确定 按平均时流量确定 水泵流量确定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式中Hb——水泵扬程,kPa;   H1——引入管至最不利配水点位置高度所要 求的静水压,kPa;   H2——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至最不利配水 点计算管路的总水头损失,kPa; H3——水流通过水表时的水头损失,kPa;   H4——最不利配水点的流出水头,kPa;   H0——室外给水管网所能提供的最小压力, kPa。 直接从市政 管网抽水 (2)水泵扬程确定 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连接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式中 H1——贮水池最低水位至最不利 配水点位置高度所需的 静水压,kPa。 从贮水池(或水箱)抽水时 从贮水池抽水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按输水压力 稳定性 变压式 定压式 2.气压给水设备 分类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按罐内 气、水接触方式 气压给水设备分类 补气式 隔膜式 设 补 气 罐 电 磁 阀 排 气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兼有升压、调 节、贮水、供水、 蓄能和控制水 泵起、停的功能。 气压给水设备的作用 水泵机组 气压水罐 电控系统 管路系统 自动控制 箱(柜)等 补气和隔膜式气 分别附有补气调压装 置和隔膜。 组成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在启始压力p2的作用下水被压送至给水管网,随着水量的减少,罐中压力也降低,当压力降至最小工作压力p1 时,压力信号装置动作,水泵启动。 水泵启动后同时向管网和水罐供水,随着罐中水位的上升,压力也上升,当压力升至最大压力p2时,压力信号器动作,水泵停泵,水罐向管网供水。 水泵工作过程 供水过程 气压给水设备工作过程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1 允许停水,开启罐顶进气阀,泄空罐内存水的方法补气 2 不允许停水,用空气压缩机 补气 空压机 补气 泄空补气 气压给水设备补气过程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式中 Vq——气压水罐的总容积,m3;    Vql——气压水罐的水调节容积,m3。 αb——P1 与P2 之比,宜采用0.65~0.85,有特殊要求时,也可 在0.50~0.90范围内选用;    β ——容积附加系数,其值反映了罐内不起水量调节作用 的附加水容积的大小。 nq——水泵在1h内启动次数,宜采用6~8次; αa——安全系数,宜采用1.0~1.3。 气压罐的总容积计算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水泵扬程按罐内平均压力H =P1+P2)/2 的工况确定,水泵流量应不小于1.2Qh流量。 双罐定压式 水泵扬程和流量应以不小于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和设计秒流量来确定。 水泵的流量和扬程计算 变压式 单罐定压式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 2.5.1 增压设备 1.贮水池:贮存和调节水量的构筑物,有效容积V包括生活(生产)调节水量、消防贮备水量和生产事故备用水量。 1.生活(生产)调节水量Tb(Qb-Qj) 可以不小于建筑日用水量的20%~25%计; 2.居住小区的调节水量: 可以不小于建筑日用水量的15%~20%计。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2.5.2 贮水设备 (1) 在生产、生活水泵吸水管上开小孔形成虹吸出流。 贮水池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2.5.2 贮水设备 (2) 在贮水池中设溢流墙,生活、生产用水经消防用水贮存部分出流。 贮水池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2.5.2 贮水设备 制作材料:钢板、钢筋混凝土、塑料、玻璃钢等 种类 高位水箱 减压水箱 冲洗水箱 断流水箱 形状:圆形、矩形等 2.水箱 2.5 增压和贮水设备2.5.2 贮水设备 返回本章目录 第2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计算 2.1 给水系统所需水压 2.2 给水系统所需水量 2.3 给水设计秒流量 2.3 给水设计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