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动力学-第五讲.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三、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水补给和越流补给的完整井流 前述在研究越流补给时忽略了弱透水含水层的弹性释水补给,当弱透水层较厚时,这种补给量是可观的,不能忽略不计。 (一)模型 1、物理模型、基本假设与数学模型 (1)物理模型 1960年,M. S. Hantush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根据弱透水层弹性释水与相邻含水层关系分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如图4-16所示。 1)与两弱透水相邻的越流含水层为定水头含水层; 2)与两弱透水层相邻为隔水层; 3)上弱透水含水层与定水头含水层相邻,下弱透水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邻。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2)基本假设 1)抽水含水层与弱透水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且等厚(K1、K、K2,μ*1、μ*、μ*2,m1,M,m2)。 2)含水层产状水平,无限分布;天然水力坡度为零。 3)单井定流量抽水。 4)抽水含水层抽水时能得到弱透水含水层弹性释水的补给;在弱透水层中水流垂直运动,抽水含水层水流水平运动。 5)与弱透水层相邻条件: a) 定水头含水层; b) 隔水含水层; c) 定水头含水层与各水含水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3)数学模型 1)上弱透水含水层(仅有垂向运动)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2)下弱透水含水层(仅有垂向运动)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3)抽水(主)含水层(仅有水平运动) 式中“正负”号表示上下弱透水层向主抽水层补给弹性释水和越流补给。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二)数学模型的求解 1、求解思路 上述数学模型为偏微分方程组,求解思路:第一步进行Laplace变换,化为常微分方程组;第二步进行Hankel变换,求解Bessel方程;第三步进行Hankel逆变换;第四步进行Laplace逆变换。可求出s(r,t), s1(r,z,t), s2(r,z,t)。 详细求解过程可参考: 张蔚榛:地下水非稳定流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pp. 81-109; Hantush, M. S. , Modif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leaky aquifiers; J. Geophy Research, Vol. 65, No. 11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2、数学模型的解 (1)三层结构,相邻含水层为定水头情况的解 考虑弱含水层弹性释水时的简化近似解 1)抽水初期 当 和 三种情况有相同的近似解,主抽水层的降深公式为: 式中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水的越流井函数 可查表4-8,p. 119,曲线见图-17。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余误差函数 误差函数(概率积分) 计算系数 越流因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2)抽水时间较久时的近似解 a)相邻含水层为定水头情况下 降深公式可近似表示为 式中 W(u1,α)为不计弱透水层弹性释水的越流系统井函数。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b)两相邻层为隔水层 降深公式可近似表示为 式中:W(u2)为无越流含水层的井函数;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c)上相邻含水层为定水头含水层,下相邻层为隔水层 住含水层的降深近似公式 式中: W(u3,r/B1)为不计弱含水层弹性释水越流系统井函数;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3、公式讨论 (1)当B1=B2→∞,或μ*1=μ*2=0时,有β=0,即: erfc(0)=1; 主含水层降深公式简化为Theis公式 (2)对第一、三情况(定水头)下,当K2=0, μ*1=μ*2=0,此时即为不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水的情况。 (3)由图4-17,H(u,β)~1/u曲线,反映了S与t(1/u)和β的关系,总的来看,s随β的增大而减小,当β=0时,曲线即为Theis曲线;可以得出: 1)当μ*1、μ*2增大(1/u减小)时,S将减小; 2)随着r增大(1/u减小),S会减小; 3)B减小(β增大),S将减小。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4、利用抽水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配线法 (1)短期抽水资料确定T,μ* 配线关系(降深-时间配线) 做实验曲线点lg(s)~lg(t)与标准曲线lg(H(u,β))~lg(1/u)配线后可确定: 由此可确定: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续第四章) (2)长时间抽水资料确定μ*1、μ*2、K1、K2 1)相邻为定水头函水层(以第一种情况为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