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中考语文专题九古诗文积累复习课件.ppt

江西省2017中考语文专题九古诗文积累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古诗词阅读与积累 第二 部分 专题八:古诗文积累 备考·指南 古诗类积累题型多为填空题,主要有三类,但一套题中一般只出现两类。 (1)直接默写型:①直接写出所给语句的上句、下句或中间 句;②默写或补充整首诗词。 (2)理解默写型:给出要求背诵的诗文句的含义或在文中的 作用,按提示要求写出相关的句子。 (3)运用默写型:给出一定语境,按语境内容恰当运用(默写) 诗文句。 2.常考句子类型:主旨句、重点句、抒情句、议论句、描 写句、哲理句。 一、直接默写型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直接型默写就是用填空的考查形式,考查考生对考纲规定 的 24 篇古文及 48 首古诗的掌握情况。常见的考查内容有直接 写出所给语句的上句、下句或中间句以及默写或补充整首诗词 两种形式。 备考·指南 【考题举例】: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1.(2013 年广东湛江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 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2013 年广东广州卷)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苔痕上阶绿 燕然未勒归无计 3.(2013 年广东佛山卷)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先天下之忧而忧 4.(2013 年湖北武汉卷)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 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化作春泥更护花 5.(2013 年山东临沂卷)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备考·指南 【答题指导】: 直接默写型题目虽然难度较低,但也要预防两种情况:一 种是给出下句默写上句的题型,在做题时偶尔会出现瞬间忘记 的现象,这时可尝试背诵整首诗,如果整首都背不出来,先跳 过该题,等一会心情平静后再尝试背诵;另一种是背诵默写很 流利,但写了错别字,要注意检查,避免这种情况。 备考·指南 二、理解默写型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理解型默写就是在理解诗文意思的基础上的默写。即给出 要求背诵的语句含义或作用,按提示要求写出相关的句子。这 种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 力;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能写,而且必须对试题、对诗文内容有 较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否则,也会导致不知道写什么或回答时 张冠李戴的错误。 备考·指南 【考题举例】: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1.(2013 年重庆卷)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 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怀旧空吟闻笛赋 2.(2013 年四川雅安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中表达怀念故人,感慨世事变迁的情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 年浙江台州卷)杜甫《春望》中写战火连续不断, 家信久盼不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乡翻似烂柯人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备考·指南 4.(2013 年广东梅州卷)《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 也不孤高自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3 年辽宁沈阳卷)晏殊《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 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答题指导】: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此题型是对平时阅读背诵能力的巧妙检测,因为它摒弃了 “死记硬背”,考生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干 要求作答。 备考·指南 三、运用默写型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运用型默写就是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考生根据情境展 开联想,选择恰当的古诗文语句填入其中,使它与题目设定的 情境互相协调、吻合。设题时古为今用,与现实紧密联系,属 于学以致用的题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 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联想能力,还考查考生活学活用的 能力。 备考·指南 【考题举例】: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2013 年江苏扬州卷)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远方的亲人祝 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的名句填写) 2.(2013 年浙江台州卷)同学在你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俱 怀逸兴壮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