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眼视光初始检查(2) 正常视野 1、正常视野的范围: 上方54°,下方74°,鼻侧65°,颞侧91° 2、除生理盲点外,全视野内各部位的光敏感度均正常,无下降区 和暗点。 3、生理盲点位于 注视点颞侧15.5° 水平中线下1.5° (二)视野检查方法 1、对照法 2、平面视野计 3、弧形视野计 4、自动视野计 1、对照法 以检查者的正常视野与受检者的视野作比较,以确定受检者视野是否正常。 相对而坐,先右后左 双眼在同一水平 彼此相距40~60cm 被检查者整个检查过程注视检查者双眼 教育 报告 2、平面视野计 动态视野检查 黑色无反光布屏,六个相间5°的同心圆,中央为白色固视点。 1~2mm大小白色视标。 1~2m检查距离。 检查中央30°和 中央 15°的视野范围。 视野异常 3、弧形视野计 动态视野检查 半径为33cm的半环弧形板 视标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从看不见到看见,再到视标消 失。 记录视野区和盲点 4.自动视野计 视野异常 五、 色觉检查 (一)颜色的基本特征 (二)颜色的视觉理论 (三)色觉异常 (一)颜色的基本特征 颜色是不同波长(380~760nm)的光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是观察者的一种视觉经验。最敏感点约在555nm的黄绿色区。视网膜中视锥细胞是色觉的感受器。 色觉:人眼不但能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且能辨别各种颜色。这种辨别颜色的能力,叫做颜色视觉,通称色觉。 颜色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如记忆、对比等),称为心理颜色。 颜色的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 是颜色彼此区分的特性。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在视觉上表现为不同的色调,如绿色(545nm)、黄色(580nm)等。 饱和度 是指颜色的纯度;即通常所谓的颜色的深浅。可见光谱中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颜色。当光谱色掺入的白色成分越多,就越不饱和。 亮度 是指颜色的明暗之别,光谱色在黄色附近最亮,红色和紫色两端最暗。 颜色中掺入白色则亮,掺入黑色则暗。 (二)颜色的视觉理论 1、Young-Helmholtz学说-三色学说 1802年,Young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的颜色混合规律,假设视网膜上的感觉神经纤维有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兴奋都可以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 1862年,Helmholtz补充了Young的学说,认为视网膜有三种神经纤维,对光谱中的某一波长,三种纤维都有其特定的兴奋水平,三种纤维不同程度的同时活动产生相应的色觉。 红和绿纤维的兴奋引起橙黄色的感觉,绿和蓝纤维的兴奋引起蓝紫色感觉。 近代研究证实:视网膜存在三种分别对长波(红)、中波(绿)和短波(蓝)敏感的视锥细胞,分别是:L-视锥细胞、M-视锥细胞和S-视锥细胞。 优点:较充分地解释颜色的混合现象。 缺点: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 2.Hering学说 Hering学说又名四色说。 Hering(1878)观察到,颜色现象总是以白-黑、红-绿、黄-蓝这种成对的关系发生的,因而假定视网膜上有白-黑、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光化学物质);此三对视素的代谢作用包括通过破坏(异化)和合成(同化)两种对立过程。 当白光刺激时,可破坏白-黑视素,引起神经冲动,产生白色感觉;无光线刺激时,白-黑视素合成,引起神经冲动,产生黑色感觉。 红-绿视素 黄-蓝视素 人所感知的色觉是三种组合或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 该学说认为色盲是缺乏一对视素(二色觉)或两对视素(全色盲)的结果。 3.近代的“阶段学说” 在视网膜内有三种感色锥体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色光敏感 将“三色学说”与“四色学说”统一起来。 色觉的产生过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视网膜视锥细胞层阶段,视网膜的三种锥体细胞选择吸收光线中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分别产生相应的神经反应,同时每种感色锥体细胞又单独产生黑和白反应; 第二阶段是信息传送阶段,即在颜色信息向大脑传递过程中,不同颜色信息再重新组合、加工,形成 “四色应答密码”,最后产生色觉。 学说对色觉异常的解释为: 红色盲是由于感红锥体细胞的缺如,其结果是R/G机制不能活动,亮度通道由R+G+B变成G+B,故在光谱的长波端出现亮度感觉的障碍。 绿色盲是由于R/G缺如,其亮度通道不受影响,故其亮度感觉曲线与常人无异。 (三)色觉异常 因遗传或后天眼病引起辨色力较差或丧失的现象称为色觉异常。 例:道尔顿 分类:先天性色觉异常和后天性色觉异常。 先天性色觉异常 X-性连锁的隐性遗传 患病率:男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初中化学必备选择题100题汇总及答案解析(最全).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农业新质生产力 — 以太仓东林村为例.pptx
- SP6660_V13926596180可做12V4A开关电源控制芯片.pdf VIP
- 定向钻穿越环氧玻璃钢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浙江杭州钱塘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热点话题AI“复活”历史名人+AI技术的伦理与社会影响(主题预测+素材+模拟范文).docx
- 【江西煌上煌财务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实例2800字】.docx VIP
- 会计师事务所保密制度.docx
- 2022年第二期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题目—认证通用基础含解析.doc
- “诚信月”知识问答试题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