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办公室文件
地大校办字〔2005〕47号
中国地质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较大的学习自主权,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校实行的学分制是在弹性学制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形成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和学分绩点作为学生学业数量和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申请提前或滞后毕业;允许部分学生转学、转专业;增加教学计划中选修课的比重,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我校实行学年学分制,按学年收取学费。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地质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第二章 学制及建制
第四条 我校执行本科四年学制。在规定的学制内,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学分,可以申请毕业。对于学习有困难或者特殊原因需要,以及辅修其它专业课程或攻读双学位的学生,可延长在校学习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年。滞后毕业在校学习的学生,按教育成本缴纳费用。 第五条 学校采用班级建制,配备导师或班主任,加强学生学业的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章 学分计算
第六条 学分的计算以完成课程学习所需的教学时数为标准,原则上每门课程一个学期上课的平均周学时数为该课程本学期的学分数。计算时,1学分相当于16-18学时。学分精确到0.5分。 第七条 对以下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学分计算作如下规定: (一)《体育》课每一学期按1学分计算。 (二)包含于一门课程总学时之内的实验、实习、上机、课堂讨论、习题课等不单独计算学分,按该门课程总学时折算学分。 (三)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社会实践等,每周按1.5学分计算。 (四)不足16学时的课程不计学分,一般不统一开设,只作为讲座进行。 第八条 学校组织的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文化素质教育、操行评定、公益劳动、毕业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必须按要求参加,并完成相应内容,但不计学分,学生完成情况记入学生档案。不按要求参加者,不能毕业。 第九条 为鼓励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脱颖而出,培养创造性人才,学校设立“创新学分”,凡经学校认可的“创新学分”均可记入学生成绩档案,依此可以获得奖励学分绩点。
第四章 课程设置
第十条 学校根据各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符合教学规律、体现本专业办学水平和特色,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注重本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合理设置教学环节。 第十一条 各专业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修满的学分数:理工类190个学分,文科类180个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理工类40-45个学分,文科类30-35个学分;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分为12个;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学分为10个。 第十二条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一)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分为四大模块: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 1.通识教育课:指学校规定各专业均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和公选课等课程。 2.学科基础课:指各专业所依托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3.专业主干课:指构成本专业主要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4.专业选修课:指介绍本专业学科前沿和专业知识拓宽的课程。 (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第五章 课程修读
第一节 课程正常修读
第十三条 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要求修读本专业设置的所有课程,取得相应学分。 第十四条 课程修读必须遵循先修读基础知识课程,再修读后续知识课程的原则。允许学生在专业教学计划内根据自己的能力多修或少修课程,但一般情况下每学期修读学分,最少不低于20个,最多不超过36个。 第十五条 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可提出课程的免修、免听、缓考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生效。 (一)免修:学生必须在课程开设前一学期的第一次选课时,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课程免修申请表》,经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 申请免修的学生应当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学生对在本校已修读合格的课程,如果已修读课程与所要修读课程的名称、课程属性一致,且学时数不低于所要修读课程的学时数,可以申请免修,成绩按已修读合格课程的成绩记载。 2.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