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保青山个人事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PAGE 1 ~ 植树造林保青山个人事迹   植树造林保青山个人事迹   “杨,杨,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杨,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义务植树造林20余载,逐步建成了占地万亩的大亮山林场,临终前把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国家,谱写了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壮丽诗篇。   “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1988年4月,杨即将退休,与家人商量想回家乡为群众再做些实事。家人劝他说:“你都退休了,还能做什么?”杨坚定地说:“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   1999年,杨在给树木修枝时,不幸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住院期间,全家人说服他在家安度晚年,他仍然没有同意。半年后,杨又回到了大亮山。在余下的10年间,他常常手拄着拐杖与林场的职工们一起植树、一起护苗、一起巡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许下的诺言。   “我就喜欢‘草帽书记’的称呼”   杨在地委书记岗位上就一直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常常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俨然就像一个农村放牧的老倌儿,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帽书记”。杨听了坦然笑笑说:“我就喜欢‘草帽书记’的称呼。”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杨与林场职工一道艰苦奋斗、白手起家。没有住房,他与工人们动手搭建油毛毡房,夏天闷热、冬天寒冷;没有公路,他与工人们开山修路;没有树苗,他就与工人们冒雨到几十公里外的集镇上捡果核,收集树种;没有肥料,他就与工人们提着粪箕到村寨捡牛马猪粪;没有资金,职工工资无着落,他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还常拿出自己的退休金,给工人发工资……   在义务植树的20多年里,杨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每天6点多就起床,7点干活,一直忙到晚上。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一天要走十几公里的路。林场职工这样评价他:“大冬天的,就穿双磨破了的黄胶鞋,露出大脚趾,冒着严寒在林场巡查,根本看不出担任过地委书记这么大的官。”   “我觉得自己生活得挺好”   杨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的心,从不计较金钱名利和身份地位。他经常资助困难群众,为他们买粮食、种子和衣被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担任领导多年,基本没有什么积蓄。组织上分给他140平米“待遇房”,因无力支付首付款而没要;家里勉强建起来的房子因无力偿还借款,还没入住就只得卖了,一辈子和女儿一家挤在几十平米的地委老宿舍里。每当谈到这些,他总是说与很多群众相比,“我觉得自己生活得挺好。”   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20余年,杨不要分文报酬。林场执意发工资,他只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20多年来,他争取资金近千万元,可从没私自用过一分钱。无偿捐献大亮山林场后,施甸县决定奖励他10万元,被他回绝。   “我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   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时刻惦记着乡亲,惦记着群众。在创办大亮山林场期间,他带领林场职工修建了26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15公里高压线路,修建7幢砖木结构职工住房,发展茶园700多亩、水果基地300多亩,创办了茶叶初制所、红砖厂等,为林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逐步改善林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他依托林场每年无偿为周边群众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义务培训群众1万多人次,引导周边农民依托大亮山发展林下产业,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开始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那一世范文网   大亮山的茂密丛林涵养了水源。目前,有水源保护点316处,解决了周边3个乡镇11个村万人的饮水问题,并为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提供水源。今年的特大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居民饮水困难,而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流淌着清甜的泉水,群众们都说:“多亏老书记植树造林。”大亮山的生态修复,还使不少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护,茂密的山林中,活跃着灰叶猴、白鹇、野猪、野鸡、狗熊等多种野生动物。   杨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群众。他去世后,当地干部群众在大亮山深处为他竖起了一块功德碑,碑文赞曰:“善哉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