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唐诗与中医药文化(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与中医药文化 唐朝统治者不仅屡次派遣专人往海外采访异药,而且对外来医药的性能深信不疑。外来药物、医生、验方、医术和医学著作等都大量涌入唐朝境内,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医学宝库的内容。 唐僧义净:“西方药味与东夏不同,互有互无,事非一概。且如人参、茯苓、当归、远志、乌头、附子、麻黄、细辛,若斯之流,神州上药。察问西国,咸不见有。西方则多足诃黎勒,北道则时有郁金香;西边乃阿魏丰饶,南海则少出龙脑;三种豆蔻,皆在杜和罗;两色丁香,咸生堀沦国。唯斯色类,是唐所须,自余药物,不足收采。” 外来药物 石琉黄,生昆仑国及波斯国,蜀中雅州亦出之,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 白矾,文州诸番往往有之,波斯、大秦所出者,色白而莹净,有束针文,入丹灶家,功力逾于河西石门者。 人参,新罗国所贡者有手足,状如人形,长尺余,沙州参短小,不堪用。 珍珠,蜀中西路女瓜出者是蚌蛤产,光白甚好,不及舶上者采耀。 石蜜,波斯者良。注少许于目中,除去热膜,明目。蜀川者为次,今东吴亦有,并不如波斯。 我国第一部外来药物专著——《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五卷,五代前蜀李珣(德润)撰。本书从五十余种中药文献中引述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资料,记述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方法、禁忌畏恶等。全书涉及四十余处产地名称,以岭南及海外地名居多。今存佚文中含药124种,其中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16种为新增。 《海药本草》在已知记录产地的药物中,产于南海者32种,岭南者10种,广南10种,波斯15种,大秦5种,西海5种。 唐朝初年,中国所知外来医学着作至少有《龙树菩萨药方》4卷、《西域诸仙所说药方》23卷、《香山仙人药方》10卷、《西域波罗仙人方》3卷、《西域名医所集要方》4卷、《婆罗门诸仙药方》20卷、《婆罗门药方》5卷、《耆婆所述仙人命论方》2卷、《乾陀利治鬼方》10卷、《新录乾陀利治鬼方》4卷、《龙树菩萨养性方》1卷。 诃梨勒的产地,与胡椒、荜拨相似,正史中认为它是波斯的物产。《魏书》卷一百二《西域传》、《周书》卷五十《异域下》、《隋书》卷八十三《西域传》、《北史》卷九十七《西域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传》均记载诃梨勒产于波斯国。这树本身是印度土产,其果实显然是由印度输入波斯的。 诃梨勒进入唐朝的途径,有海陆两路。据唐萧炳《四声本草》云,有从波斯舶上来的,“波斯舶上来者,六路,黑色,肉厚者良。”(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2027页。) 从包佶《抱疾谢李吏部赠诃梨勒叶》看,诃梨勒确是由商胡从海上贩来,而且在唐土的售卖还算不上广泛,“一叶生西徼,赍来上海查。岁时经水府,根本别天涯。方士真难见,商胡辄自夸”。(《全唐诗》卷二百五)其中的商胡当指波斯胡。 在梵文医典中,诃梨勒被认为是诸仙饮用的不死之药 —— 甘露滴到地上,长出来的药物,因而可以主疗百病,延年益寿。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也说:“诃梨勒若能每日嚼一颗咽汁,亦终身无病。”(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第160页。) 《杂譬喻经》云:耆域即耆婆,佛教传说中的圣医王。命终,天下药草,一时涕哭。俱发声言:我皆可用治病,唯有耆域能明我耳;耆域死后,无复有人能明我者。……唯有一诃梨勒,别在一面,独不涕哭。自言:我众病皆能治,服我者病皆当差;不服我者自不差耳,不须人明故不涕耳(《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第529页。) 《海药本草》中载诃梨勒疗病功效颇多,可见诃梨勒在胡人中是常备之药:(诃梨勒)味酸、涩,温,无毒。主五鬲气结,心腹虚痛,赤白诸痢,及呕吐,咳嗽,并宜使。其皮主嗽。肉炙,治眼涩痛。方家使陆路诃梨勒,即六棱是也。(李珣原著,尚志钧辑校:《海药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包佶 《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 病夫将已矣,无可答君恩。 衾枕同羁客,图书委外孙。 久来从吏道,常欲奉空门。 疾走机先息,倚行力渐烦。 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 鸟宿还依伴,蓬飘莫问根。 寓形齐指马,观境制心猿。 唯借南荣地,清晨暂负暄。  【滤医】 此诗所说的“风痹”,又称“行痹”。行痹,是指因外感风寒湿邪,并以风邪为主,侵袭肢节经络所引起的一种痹症。其临床特点为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常发于膝、踝、腕等关节,伴有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其治疗方法,宜祛风通络,佐以散寒利湿,常用《医学心悟》之蠲痹汤治之。其方组成药物有: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当归、川芎、炙甘草、海风藤、桑枝、木香、乳香。 《宣明论方》之防风汤 《和剂局方》之乌药顺气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之大秦艽汤 《济生方》虎骨散 《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