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相分离作用及其成矿意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相分离作用及其成矿意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2 卷  第 1 期 地  球  学  报 Vol.22  No.1                       2001 年 1 月 ACTAGEOSCIENTIASINICA Jan.  2001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相分离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王可勇 姚书振  吕新彪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摘  要  马脑壳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川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大型微细浸染型矿床 。本文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 , ( ) 指出了石英 白钨矿 辉锑矿脉型金矿化阶段成矿流体曾发生过较强的相分离作用 ,并运用热力学原理探讨了流 体相分离机制下金的沉淀成矿机理 ,提出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形成过程中流体相分离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 关键词  流体相分离作用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  川西北 及石英脉型 2 种主要类型 ,前者系破碎的板岩 、砂岩 1  矿床地质特征 及灰岩经强烈的硅化 、绢云母化 、黄铁矿化 、毒砂化 1 . 1  矿区地质 及碳酸盐化等热液蚀变而成 ,形成石英 毒砂黄铁 马脑壳金矿床地处巴颜喀拉印支冒地槽褶皱系 矿 自然金矿石建造类型 。该类矿化多顺层发育 ,矿 ( ) -6 北东部 ,阿坝地块东侧 孙树浩等 ,1993 。矿区出露 体长度 80 ~110m, 品位一般 1.6 ×10 ~9.64 × 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扎尕山组 、杂谷脑组及上三叠 10 -6 ,多数低于 5.0 ×10 -6 ,为韧 脆性变形期矿液 统侏倭组等一套深海或海湾斜坡浊积相沉积复理石 交代成矿产物 ;后者以切层大脉形式产出 ,主要矿物 建造 ,总厚度超过 2000m; 矿区北侧亦分布有少量 为石英 、块状辉锑矿及少量白钨矿 ,构成石英( 白钨 石炭 二叠系浅海相白云质沉积碳酸盐建造 ,它们 自 ) 矿 辉锑矿 自然金矿石建造类型 。该类矿体长度 北而南沿洋布梁断裂逆冲推覆于中上三叠统地层之 一般几十米至几百米 ,金品位一般 1.8 ×10 -6 ~14. 上 。其中 , 中三叠统扎尕山组为矿区主要赋矿层位 , 0 ×10 -6 ,多数在 10.0 ×10 -6 以上 ,为脆性变形期矿 岩性以板岩 、砂岩和灰岩为主 ,呈不等厚互层产出。 液充填成矿产物 。两类矿化空间叠加发育之处多为 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有北部区域性洋布梁逆冲 推覆 工业富矿体产出部位 。 构造带及其下盘一系列次级 NW 、NE 和近 NS 向断 矿床形成经历了成矿前区域变形变质 —金初步 层 ,其中NW 向断裂多顺层发育 ,形成时代相对较 富集 、热液成矿作用 原生矿石形成及表生氧化 —金 早 ,并经历了韧性 →韧 脆性 →脆性等不同机制构造 次生再富集等 3 期主要成矿作用过程 ,石英毒砂 ( ) 变形作用依次叠加的发展演化过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