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环境生态学》实验
Experimental class of ecology
(1学分,24学时)
(环境专业,4年制)
课程性质和任务
通过对物种的个体、种群、群落等各生态层次的典型实验,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的实验方法,要求学生有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注重生态学实验结果的变异性较大的特点,并对实验内容的生态学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
本课程与生态学理论课同时进行,教师在使用本大纲时,对实验的题目、次序及课时分配可适当调整。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后思考及作业和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实验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一
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
4
实验二
温度(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4
实验三
金鱼对盐浓度的耐受性
4
实验四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4
实验五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与存活曲线
4
实验六
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Logistic增长
4
实验七
样方法估计种群密度
4
实验八
群落种的密度、盖度和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4
实验九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4
注:从以上项目中选择满足学时要求的项目数量即可
实验一 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
实验目的
通过对太阳辐射强度、温度、风速、海拔等生态因子的测定,使学生掌握几种常见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并通过不同环境生态因子的比较,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实验内容
照度测定:照度计。
选取向阳和遮荫地点,分别测照度
温度测定:1.5m空气温度,地表温度
QDF2B型热球风速计的使用
测高仪的使用:用于测定各种目标高度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称重法
GPS使用:测量经纬度及海拔高度。
实验二 温度(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目的
通过电导度的测量和糖的显色反应,可以测知物质的外渗程度,以了解植物受害的情况,并可对不同植物对高、低温的耐性程度作出判断。
实验原理
温度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均受到温度的制约。植物在遭遇低温、高温胁迫时,原生质膜的半透性消失,对物质的透性发生改变,细胞内容物外渗,进入周围环境中。若将受害的组织浸入无离子水中,其外渗液中电解质和糖的含量比正常组织外渗液中含量增加。
实验内容
小麦幼苗,经不同温度梯度处理,测定根系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
实验三 金鱼对盐浓度的耐受性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原理
Shelford耐受性定律。
实验内容
用不同浓度盐溶液处理金鱼,分析盐度对金鱼存活的影响,分析50%致死浓度
实验四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目的
土壤对于生物尤其是植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学习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了解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实验原理
K2Cr2O7+3H2SO4+3C K2SO4+2Cr2(SO4)2+3CO2+8H2O
K2Cr2O7+6FeSO4+7 H2SO4 K2SO4+Cr2(SO4)2 3FeSO4+7H2O
实验内容
土壤消煮、滴定。
实验五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与存活曲线
实验目的
学习种群生命表的编制方法及存活曲线的绘制。
实验内容
利用统计数据,或培养一种生物,年龄相同,观察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和新生的个体数
实验六 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Logistic增长
实验目的
模拟实验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Logistic增长,通过实验深入了解种群增长是受环境限制的。
实验原理
Logistic模型,环境有容纳量K,增长率r随种群密度增加而下降
实验内容
培养草履虫,观察在一定时间内个体数,模拟方程
实验七 样方法估计种群密度
实验目的
了解野外调查时对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
实验内容
在实验室模拟样方大小对密度估计的影响
实验八 群落种的密度、盖度和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群落各种数量特征和基本特征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群落基本特征的理解,绘制种-面积曲线,使学生认识多样性指数的生态学意义及掌握测定种的多样性的方法
实验内容
在室外由学生自己选择群落测定各项群落学指标
实验九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测定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的意义和方法
实验原理
白瓶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溶解氧增加;黑瓶中由于呼吸作用,溶解氧含量降低
实验内容
黑白瓶法测定,测定深度0.00m、0.20m、0.40m、1.00m,测定水温、pH、溶氧量、电导率,每2h测定1次
三、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张清敏主编.环境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杨持.生态学实验与实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四、考核方法
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报告80%,平时表现20%
五、实验说明:
实验安排时间上可能会有变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