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复合材料
计 剑
概述
• 纳米材料是指尺度为1nm-100nm的超微
粒经压制、烧结或溅射而成的凝聚态固
体。
• 纳米复合材料 (nanocomposites )是指分
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复合材
料。从基体与分散相的粒径大小关系,
复合可分为微米-微米、微米-纳米、纳
米-纳米的复合。
Why nano? Why nanocomposite?
从增强体角度:
• 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平方根成反比,随
晶粒的细化材料强度将显著增加。
Why nano? Why nanocomposite?
从界面角度:
• 纳米复合材料与常规的无机填料/聚合物体系
不同,不是有机相与无机相的简单混合,而是
两相在纳米尺寸范围内复合而成。
• 由于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界面面积非常大,界
面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产生理想的粘接性
能,使界面模糊
• 大体积的界面区将提供足够的晶界滑移机会,
导致形变增加,在保持材料刚性的同时,大大提
高材料的韧性.
Why nano? Why nanocomposite?
• 大体积的界面区将提供足够的晶界滑移机会,
导致形变增加,在保持材料刚性的同时,大大提
高材料的韧性.
Traditional
nanocomposite
s
s
e
r
t
S
polymer
Why nano? Why nanocomposite?
从功能体角度:
• 由于纳米分散相有大的表面积和强的界面相互作
用,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宏观复合材料
的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能,还可能具
有原组分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和功能,为设计制备高
性能、多功能新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
a36wt% b
c d
Why nano? Why nanocomposite?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
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性质,而且将无机物的
刚性、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与聚合物的韧性、加
工性及介电性能糅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许多特异的
性能 .
纳米粉体的物理制备方法
• 惰性气体冷凝法制
备纳米粉体
1) 高真空,
2) 惰性气体
3) 冷凝器
4) 较高压力下(1-
5GPa)压实,
5) 如果采用多个蒸
发源,可同时得
到复合粉体或化
合物粉体。
纳米粉体的物理制备方法
• 高能机械球磨法制造纳米粉体
完全依赖机械能使大晶粒经球磨变成纳米
晶,同时还可以通过颗粒间湿相反应直接
得到合金纳米晶或复合纳米晶,且工艺简
单,制粉效率高。
局限性:容易带进杂质,而且此法只比较
适合于金属材料。
纳米粉体的化学制备方法
• 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粉体
湿化学法较简单,易于规模生产。主要有
共沉淀法、乳浊液法、水热法等。
• 化学气相法
化学气相法是利用高温裂解原理,采用
直流等离子、微波等离子或激光作热源,
使前驱体发生分解,反应成核并长大成纳
米粉体。
纳米粉体的化学制备方法
• 微乳液法
微乳液一般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
剂、油和水组成,其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和
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单分子层所包裹而形
成的微乳液滴状物,称之为微反应器。在
此微反应器内的物质可以透过单分子层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