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八大谋略之七玩转资本魔方.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商八大谋略之七:玩转资本魔方 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合法手段赚到最多的钱?在证券市场没有出现前,这个问题或许有多个答案。但是,有了证券市场之后,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就是到证券市场上去搏击了。 证券市场为什么能够快速致富?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你有1元的实业投资,分拆时是以1元的N倍上市的(N是市盈率)。那么通过资本市场这魔方,可以让钱变N倍,多划算啊! 对金钱极为敏感的潮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有三个潮人(家族)对香港证券市场产生过世人瞩目的影响。一个是“超人”李嘉诚李泽楷父子,一个是“股市狙击圣手”“刘氏双雄”刘銮雄刘銮鸿兄弟,另一个是“金牌壳王”詹培忠。有媒体把李嘉诚称为“亚洲版的巴菲特”。 李嘉诚真正发迹,是靠地产股市。他的扩张史,无疑是一部中小地产商借助股市杠杆,急剧扩张的历史。以小搏大,层层控股。到1990年初,李嘉诚以他私有的98多亿港元资金,控制了市值900多亿港元的长实系集团。1972年长实上市时,市值才1.57亿港元,18年后市值增长近180倍。以全系市值计,比1972年膨胀了586倍。 李嘉诚在股市的作风,一如他在地产一样,“人弃我取”,“低进高出”。 1972年,股市大旺,股民疯狂,成交活跃,恒指急攀。李嘉诚借这大好时机,将长实骑牛上市。长实股票每股溢价1元公开发售,上市不到24小时,股票就升值一倍多。这便是典型的“高出”。 1973年大股灾,恒生指数到1974年12月10日跌至最低点150点的水平;1975年3月,股市跌后初愈,开始缓慢回升,深受股灾之害的投资者仍“谈股色变”,视股票为洪水猛兽。就在这个时期,在李嘉诚的安排下,长江实业发行2000万新股予李嘉诚,依据当时低迷不起的市价,每股作价3.4港元。李嘉诚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既讨了股东的欢心,又为自己赢得实利——股市渐旺,升市一直持续到1982年香港信心危机爆发前。长实股升幅惊人,李嘉诚赢得的实利远胜于当年牺牲的股息——是为“低进”。 1985年1月李嘉诚收购港灯,他抓住卖家置地急于脱手减债的心理,以比一天前收盘价低1元的折让价——即每股6.4港元,收购了港灯34%的股权。仅此一项,为和黄股东节省了4.5亿港元。6个月后,港灯市价已涨到8.2港元一股,李嘉诚又出售港灯一成股权套现,净赚2.8亿港元。低进高出,两头赢钱。 1989年后,香港股市一度低迷。1991年9月,李嘉诚斥资近13亿港元,购入一个有中资背景财团的19%股权。稍后,此财团收购了香港历史悠久的大商行“恒昌”。4个月后,这个财团大股东“中信泰富”向财团的其他股东发起全面收购,李嘉诚见出价尚可,便把手中的股权售出,总价值15亿多港元,李嘉诚净赚2.3亿元。李嘉诚上个世纪末,成功卖“橙”,净赚超120亿美元,此举更是股坛神话。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在股票投资方面李嘉诚有超人的眼力,他判断准确,预测成功,总是善于把握股票进出的时机,因而获利丰厚。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凭空而来,一位股票投资者若想在股市获胜,他必须具备丰富的财务经验,对股票走势和一国经济大势都有深透的了解和把握。 李泽楷1990年向父亲李嘉诚借款1.25亿美元创立卫星电视公司,3年后以8亿美元卖给默多克,套现53亿港元,同年10月李泽楷创立盈科拓展集团。1999年5月,为兴建数码港项目融资,李泽楷借壳“得信佳”上市,使这间市值3亿港元的公司一日内飙至600亿港元,创下香港股市神话;2000年以830亿港元收购“香港电讯”,更令其跃上事业高峰。 股市狙击在美国很早就流行,狙击手法是:当一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不稳,而该公司的资产值又很高时,就很容易为企业狙击手所垂涎,在市场吸纳到相当的股份后提出全面收购,迫使对方以高价买回自己手上的股份,或是将整间公司易手,从中赚取利润。股市狙击手极不受企业大股东欢迎,被称之为“绿色敲诈”。刘銮雄经典的战役有狙击能达、收购华置、狙击煤气、挑战嘉道理等。1985年初,刘銮雄与爱美高另一创始股东梁英伟的间隙无法弥补,刘把手上股份配售给基金,挟巨资“下野”。可他并未走远,梁氏主持下的爱美高,时值当时港元上升,公司产品严重滞销,股价下跌,刘銮雄趁机在市场大笔扫入,一招“狮子回头”,已经重掌大权。而刘这一出一进,已有2亿港元落袋。至此以后,刘氏“股市狙击手”的名声日隆。 有一位香港证券界人士如是评价詹培忠——“作为最早的一批华人经纪人之一,他的额头上写满了香港股市发展的纹路,炒股技法娴熟,对上市守则滚瓜烂熟,最擅长走黄灯,炒股几乎从没有失过手,是一个毁誉参半的香港股市传奇人物”。在香港几百万股市散户心中,他是“金牌庄家”,“仙股医生”,一个可以跟场入市的风向标。1982年至今,经其手买卖的壳公司多达20个,詹由此也积累了数亿身家。詹培忠坦言,一般来

文档评论(0)

zjq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