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工程的新结构体系_pdf.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建筑工程的新结构体系 前 言 人类从原始社会利用山洞、树林自然屏障遮风挡雨,到利用天然土、木、石和人工烧制 粘土砖、瓦搭建房屋延续了数千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结构体系是随着 18、19 世纪钢 铁工业和水泥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利用热轧型钢、钢板和铆接技术及随后出现的焊接、螺 栓连接技术,形成的建筑排架、桁架、网架等结构体系,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抗 拉性能,发展了钢筋混凝土技术,形成了钢筋混土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进入 20 世纪 以后,随着建筑造型、建筑设计和跨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更高,从而提出 了一些新的结构体系。本文主要介绍最近 20~30 年开始越来越多应用的几种新型建筑结构体 系,包括: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索张拉结构、索穹顶结构、膜结构和高效预应力结构。 M O 一、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C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我国目前在高层建筑领域里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型式。钢结构和 . 混凝土结构各有所长,前者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建筑物内部净空气 G 大等优点,而后者刚度大、耗钢量少、材料费省、防火性能好。综合利用这两种结构的优点 N 为高层以建筑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统计分析表明,高层建筑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O 和用钢量约为钢结构的 70%,而施工速度与全钢结构相当于,在综合考虑施工周期、结构占 L 用使用面积等因素后,混合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优于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综合经济指 U 标。 H 钢--混凝土结构最早于 1972 年用于芝加哥的 Gateway Ⅲ Building (36 层 137 米),我 Z 国至 80 年代才将钢结构用于高层建筑,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高层结构建筑(约有 40 余幢) W. 中,有一半以上采用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最近建设部和国家冶金工业局在颁布的《建 W 筑用钢技术政策》中,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列为要大力推广的建筑新技术,可以预见,混 W 合结构在高层办公楼、学校、医院及住宅等建筑中将有较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两个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典型建筑:上海金茂大夏和香港长江中心。 1. 金茂大厦 网 金茂大厦是一集办公、宾馆、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建筑 289,500m2 ,主楼地上 88 层,地下 3 层,高 420.5 米,是国内目前最高的高层建筑,图为茂大夏平面和剖面图。主楼 龙 结构的地上部分为中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八边形核心筒体和外框的八个钢骨混凝土 巨型组合柱、八根钢巨型柱及钢梁。核心筒体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步减小,从850mm 到450mm 。 筑 核心筒腹部剪力墙呈井字形布置,起至地下三层,终止于五十三层,厚度为 450mm 。在24 层至 26 层、51 层至 53 层和 85 层至 87 层三个部位设置两层的钢桁架,作为水平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