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感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化路上,且行且成长 ---我的信息化教学之路 河南省新乡市第四十二中学 范瑞晴 2016是学校建校25周年庆,也是我校开展信息化教学五周年的日子。对于我来说,这一年,从教已经整整五年了,与信息化班结缘也已整整三年。2011年,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和憧憬,我来到学校担任英语教学工作。2013年,受学校领导信任托付,我开始接手信息化教学班的班主任工作和英语教学任务。 三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没有经验、没有资历”的“菜鸟”,成长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标兵”、“新乡市教学标兵”、“新乡市教学先进个人”、“河南省教学标兵”;先后获得新乡市电教系统优质课一等奖、新乡市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一等奖等殊荣;代表学校多次参与信息化示范课及研讨会。2016年我有幸参与了湖南省智慧教育与翻转课堂公开课,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教育深度融合高级研讨会和在内蒙古乌兰察布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智慧课堂公开课活动。仔细回顾三年走过的路,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与信息化教学结缘,此刻的我会是什么样?依然钟情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依然沉醉于一本教案、一套试卷;自己苦口婆心、激情满怀;学生萎靡不振、冷眼旁观。没有诗和远方,只有日复一日单调的重复,等待着论资排辈,当幸福来临时,激情早已被耗尽。是的,没有与信息化教学结缘,这就是我的宿命。作为一个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像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心中理想的火焰,它像一泓清泉,滋润了我孤寂的心田。 然而,我与它的故事却是从苦涩中开始的。那时的学校正处于艰难的教改转型期,新学期开学伊始,校领导突然找到我,希望我考虑进信息化班,当班主任。那时的信息化班刚刚成立一年,被很多人看作是学校课改“作秀”的产物,老师们不理解,觉得一个网校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提升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简直是天方夜谭;家长们不理解,孩子在家上网已经让他们头疼不已,视网络为吞噬孩子学习和健康的洪水猛兽,认为让孩子用网络学习,无异于“狼入虎口”;就连我自己也不理解,领导口口声声说信息化教学是“朝阳产业”,是“未来”,是“方向”,可走进班级,看到那台模糊不清的投影和一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生产的破旧电脑,我的心一下子就全凉了,什么都没有,一点现代化高科技的影子都看不见;再看看学生,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家庭:父母离异的、行为习惯不好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一个个来者不善,成绩参差不齐,几乎包罗了全校后一百名。“唉!认命吧!”我对自己说,也许真像别人说的那样我就是一个“试验品”,这个班就是一个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实验班”。于是,我就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开始了和信息化教学的结缘。起初几天,校领导发现了我情绪上的不对头,常常进班帮助我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鼓励我、帮助我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可我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怎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反正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试验品,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吧!”我无奈的对自己说。 记得第一节信息化校内公开课,那时我对信息化平台的了解和运用还不太熟练,就自己点灯熬夜的制作了一个自认为“精美”的课件,到了讲课那天,面对着台下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学生们异常的紧张,原本“排练”过多次的小组讨论环节,孩子们在我的一再催促下竟然无动于衷,原本烂熟于心的问题,孩子们面对陌生的听课老师,回答的积极性大减,语言也组织的磕磕绊绊,于是一场精心组织的展示课,就连我自己也觉得很不满意。到了最后的评课环节,我就像一个受审的“犯人”一样,面红心跳、坐立不安,等待着校领导对我大发雷霆。没想到等到校长发言了,他并没有责怪我,只是语重心长的问了我几个问题,第一:你认为这节课有哪些方面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设计效果?第二:原因是什么?第三:应该怎么解决?我想都没想,把满腹的委屈都归结到了学生的身上,“这一切还不都是学生没有配合好”,我心里想着,嘴上也在变着法的表达着这样的意思。校长听着我“狡辩”的话,没有反驳我,而是当下和我订立了一个“约定”,让我用与我校合作的教学网络平台重新来设计这节课,教学目标不变、教学内容不变,看看教学效果怎么样。我半信半疑的带着这个“约定”走了,开始在教学平台分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努力学习和了解网络教学平台。一周后,约定好的上课时间到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讲台,开始授课。没想到,一节教学内容不变,只是改变环节,加入了网络平台的课,课堂气氛竟异常热烈:学生运用平台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课堂测试的效果明显!深刻地记得,那天我是在听课老师和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掌声中,走下的讲台......望着学校领导欣慰的目光,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网络平台巨大的魅力。这件事情,让我在欣喜之余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求知,并且不断创新,才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 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为英

文档评论(0)

zjq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