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存林地质学基础矿物与岩石矿物教学目的与要求.doc

辛存林地质学基础矿物与岩石矿物教学目的与要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存林 地质学基础 第三章 矿物与岩石 PAGE 17 第三章???矿物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矿物的主要物理及化学特征;了解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地质环境及其主要特征。 重点:矿物的物理特征;三大类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 难点:三大类岩石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地球的最外圈是地壳,它是地质学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由各种元素组成,所以研究地质学首先要从元素与矿物入手。 一、元素和同位素 地壳的基本组成是各种元素。目前已知元素108种,自然界存在92种。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原子序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位素:具有不同原子量的同种元素的变种。 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蜕变到它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二、克拉克值 美国的克拉克最早估算地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国标上决定把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称为克拉克值(即地壳元素丰度)。 地壳主要元素:O,Si,Al,Fe,Ca,Na,K,Mg,Ti,H 等10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99.96%,其中O,Si,Al,Fe占88.31%。 人们一直想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情况各种元素占的比例。美国科学克拉克根据采自全球地5119个样品分析结果计算出了: 表3.1 克拉克值—地壳中元素平均质量的百分比(元素的丰度) O 46.30 Na 2.63 前十位 99.96% Si 28.15 K 2.09 前2位 74.45% Al 8.23 Mg 2.33 前4位 88.31% Fe 5.63 TI 0.57 Ca 4.15 H 0.15 克拉克值大小有时能反映元素在地壳中局部富集,如Fe, Al等。 但有时不能反映,如锆克拉克值比铅大12倍,钛比锌大120倍,实际上却常有铅锌矿,而锆钛较分散,不易集中成矿体。故元素富集除克拉克值外,还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及地质作用有关。 第二节 矿物的概念 一、矿物的定义 矿物:是由天然产出且具有特定的(但一般并非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晶体结构的均匀固体,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1.矿物是天然形成的无机化合物或元素单质,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实验室制造的物质,如人造金刚石、人造水晶等,通常叫人造矿物 。 2.矿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如石英SiO2,石墨C,金刚石C等)和一定的内部结构,并可用化学式表达,从而也有一定的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 3.矿物是均匀的固体。 4.任何一种矿物都只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才是相对稳定的,当外界条件改变至一定程度时,其成分、结构就要发生变化,同时生成适应新环境的新矿物。如黄铁矿与空气、水分接触,就要发生变化,生成褐铁矿(铁的氢氧化物)。 部分学者对矿物的定义 他们认为:大多数矿物以固态产出(如长石、岩盐),但也可以呈液态(如水、石油、水银)或气态(如火山蒸气中的CO2、水蒸气和天然气等)形态或胶态 (蛋白石)。冰也是矿物。 矿物多为无机物,但也有若干有机物,如甲烷等。 二、晶体与非晶质体 1.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团)在三维空间有规律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晶体中各质点间的结合力就是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此外,还有分子间的引力。 SHAPE SHAPE 图3.1 空间格子图中a,b,c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 图3.2 石盐的晶体结构 (1)由于质点呈有序排列,晶体内部就具有格子状结构,称为晶体结构。 格子状结构,根据各质点之间联线的长度及夹角即空间排列方式的差异,有七种不同的形状,它们归属于按晶体的对称特点所划分的三个晶族,七个晶系。 (2)不同晶体,其质点的种类不同,质点的排列方式和间距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3)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T、P)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 如碳原子可以形成金刚石或石墨。 (4)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如橄榄石(Mg,Fe)2[SiO4]中Mg2+与Fe2+就是质同像替代关系。钠长石Na[AlSi3O8]和钾长石K[AlSi3O8]在高温时可以形成类质同像混晶,低温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