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东北历史的这一页你会发现许多的特色和伤痛.docVIP

翻开东北历史的这一页你会发现许多的特色和伤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往今來 翻開東北歷史的這一頁,你會發現許多的特色和傷痛.外人的侵占為東北帶來的經濟繁榮究竟是好?還是壞?以下是過去被外人侵入的東北,和今日東北現今的景觀做成的簡介. 一條鐵路幹線將哈爾濱,常春,瀋陽,大連從北到南貫穿起來.今日,這四個城市創造了東三省三分之一的工業產值,實可說為四大經濟區. 1898年俄人在東北修築東省鐵路.從那時開始東北的城市化進展很快.接著又修築南滿鐵路.清代的瀋陽,也是因鐵路通達以後才興旺起來.而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俄日等國覬覦中國東北豐富的物產,東北成為個國角逐地帶.建築鐵路之初,外國人來到東三省營業的,俄國人最多,日本人次之.日俄戰爭後,俄國被迫把南滿所有占有的權利讓給日本.當時南北滿的分界線與東省鐵路的交點在寬城子附近.918事變以後,東北為日本所獨占,作為其農業原料屬地和工業品的推銷市場,而且,利用其豐富而寶貴難得的煤鐵原料就地舉辦工業進行生產,使東北成為日本的軍事工業基地. 日俄殖民主義者以眷戀故土的心情,按照本國的建築風格在這四個城市裡進行了精心的規劃和大規模的建設,意在把這裡作為他們本國國土的擴延.今天當你來到這些城市觀光,漫步在舊城中心一帶時,映入眼簾的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態的異國建築,它們好像在現身說法,向你講述一篇篇歷史的故事. 哈爾濱至今還可看到洋蔥頂的東正教教堂 擁有濃厚異國情趣的中國城市是哈爾濱,有東方俄羅斯 之稱.當代專家們對哈爾濱的建築風格,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哈爾濱的舊建築中,有俄羅斯化的巴洛克建築,西方古典主義建築,埃及若貝建築和俄羅斯木結構建築,還有為數不多的中國建築和日本近現代建築,各種建築薈萃且風格不一. 與哈爾濱迥然不同的,是常春,瀋陽和大連的東洋式建築.早在918事變前,日本以控制了東北,並通過關東廳都督府和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支配著這三個城市的建設.918以後,個大城市相繼進行了城市規劃,大量日本建築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日式住宅也留下日本人的蹤跡. 哈爾濱的街景 1945年,在日本敗亡前夕,蘇聯紅軍趁機進入中國東北,將重要工業建設劫掠一空.50年後,蘇聯又協助建設東北,現在人們可以在四大都會區和東北其他工業城市中看到50年代蘇聯建設的痕跡.大批工業建築和文化,居住環境,都是按照蘇聯方式設計出來的.那時在蘇聯的援助下建設了很多新的工廠,如今,不僅蘇聯式廠房,而且很多蘇聯機器還在那裡.從大連,瀋陽,常春到哈爾濱,在大多數工廠的車間裡都能看到蘇聯的機器. 大連的俄國東正教教堂 東北缺電苦衷 近些年來,東北的人們時常為缺電而焦慮,因為頻繁拉閘限電,工廠停工,農田無法及時灌溉,居民無使用冰箱,洗衣機…..而供電部門的員工,卻有難言的苦衷. 中國華中,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和西北六大電網中,東北是最發達的.東北有大陸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和最早建設的大型水電站.按說,東北電力建設速度不算太慢,現在每人均擁有發電量的水平還高於全國.可是,供電能力的增長速度趕不上用電負荷的增長速度.東北有多數的大耗電的原材料工業企業,而且,家用電器增加很快,匯成一條巨大的電力消費渠道. 大量的超計畫用電,使東北電網調度中心的電子屏幕上出現危險的低周波信號,調度員不得不下令調峰,一是啟動水電機組,二是拉閘限電.洏正在通過技術改造降低生產設備的單位能耗水平, 節省電能,這方面雖有一些潛力,可是只能減輕一些用電量. 電力專家們分析現狀後得出的結論是: 增加火電機組希望不大,因為火電廠需要燒煤,可是東北的煤已無法自給,自他省運輸又很困難,電缺煤,煤缺電惡性循環愈演愈烈.再開發水力質源也不樂觀,現在剩下可以建設水電站的理想壩址也不多了.目前東北電網這種以火為主,水火並舉的能源結構已經不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照此下去,十年內東北的電力供應仍然會供不應求. 必須開發新能源! 專家們提出,核電最理想.一俟資金和設備落實,遼寧核電站就可以動工建設. 利用風能希望很大.遼東半島西部渤海沿岸,大連市區和長山群島,遼河平原的一些地區都是風能豐富的區域,專家們正在研究,試驗,籌措資金. 飽嚐缺電痛苦的東北人正在期待著東北電荒緩解的那一天. 水氣報警(哭泣的蓋亞) 幾年前,一位聯合國的官員驚異地發現,在人造衛星照片上,中國遼寧省占地43平方公里的本溪市區「不見了」。這個相當繁華的工業區那裡去了?在這塊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在聯合國的官員感到不解的時候,本溪人卻仍像往常一樣,生活在他們熟悉的由工業區的嘈雜之聲和濃重煙塵所籠罩的空氣之中。實際上,本溪並未發生任何突發事件,它只是被自身所產生的,已經近乎永久性懸浮在它周圍的大量煙塵所遮掩住了,使得高空掠過的人造衛星無法見到它的「真容」。對於生活在煙塵中的人們,對於工業蓬勃發展的東北大地,這是報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