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茶文化发展简史;课程内容;第一章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简史;
茶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伐而掇之。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唐代陆羽《茶经》这样称:茶之为
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
说明茶之饮用,发源于史前的
神农时代。神农氏是我国五千
年前发明农业与医药的传说人
物,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遇
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因此中国发现与利用茶的
历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
;中国茶文化——孕育期(唐代以前);B、巴蜀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巴蜀是中国古代一个古老的地域,指现在的四川、湖北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部分地区。巴蜀地区在史前的神农时代,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可知那时就发现和利用茶叶了,以后才开始有了饮茶的历史。 《华阳国志·巴志》称:周武王灭纣后, 巴族地方出产的“丹、漆、茶、蜜…皆纳 贡之” 《华阳国志·蜀志》载:“什仿县,山出好 茶。”;中国茶文化——形成期
(唐代的茶文化);仿制的唐代饼茶;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
人。
陆羽从小在寺院长大,受佛教影响较大,一生嗜茶,走遍江南多省茶区,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
; 中国茶文化——发展初期
(宋元茶文化);B、宋代的茶书、茶画和茶诗;中国茶文化——发展中期
(明清茶文化);B、茶具和饮茶技艺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当代发展; 中国名优茶的数量与品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名优茶中以绿茶占绝对多数, 外形千姿百态,做工精细,品 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 中国乌龙茶,香浓味醇,很有特色,在世界上可以说是一枝独秀。;B、茶文化活动的兴起; 近几年来,各地各种茶文化活动中,几乎都安排有茶艺表演,泡茶真正成了一门艺术。当然,要泡好一壶茶,确实要掌握一系列技艺。;第二章、中国茶器发展演变史;A、古代茶器;竹木茶具;青瓷茶具
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亮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B、现代常见茶器;玻璃茶器
用玻璃茶具泡,茶汤的色泽鲜艳,茶叶细柔软茶,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第三章 中国教派和茶道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茶道精神的主体,也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的总体基调为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
1、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处处贯彻着儒学中的中庸、和谐思想。
2??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吸收了儒家乐感的精神,欢快气氛比较浓重。
3、在中国茶道精神中,吸收了儒家“礼”的精神,主张互相节制,有秩序。
;道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佛教中国化与茶道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常见的临床药师培训学习汇报.ppt
- 言语行为和翻译.ppt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作业设计.docx
- Hive数据仓库应用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传染病防治法》.pptx
- 幼小衔接的拼音试卷十套打印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符号》 课件.pptx VIP
- 规范《DBT29-222-2014-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df VIP
- GB_T 22890.1-2024 皮革 柔软皮革防水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反复线压缩法(透度计法).pdf VIP
- DB34_T 4324-2022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