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64-2006粮食、油料水分两次烘干测定法.pdf

  • 145
  • 0
  • 约6千字
  • 约 8页
  • 2019-06-17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6-05-18 颁布
  •   |  2006-09-01 实施

GB/T 20264-2006粮食、油料水分两次烘干测定法.pdf

  1. 1、本标准文档 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67. 040 X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264—2006 粮食、油料水分两次烘干测定法 Grain and oilseed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 Twice drying method 2006-05-18 发布 2006-09-01 实施 发布 GB/T 20264—2006 —1— 刖 s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锡仲、刘恒立、史玮、郭晓君、颜晓辉、唐哲。 I GB/T 20264—2006 粮食、油料水分两次烘干测定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油料水分两次烘干测定法的原理、所用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表述。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水分在16. 0% (含)以上,油料水分在13. 0% (含)以上的商品粮食、油料水分含 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抨样、分样法 3原理 在常压和一定温度(1O5T或130C)下对样品进行烘干,测定样品烘干后损失的质量 ,即为水分 含量。 4仪器 4. 1天平:精度1 mg,称量范围分别为 (0〜120)g和 (0〜200)go 4.2电热恒温干燥箱(烘箱):最高温度不低于300°C,温度波动在±2°C以内。 4.3粮食粉碎机:用不吸水的材料制成;容易清理并且死角尽可能小;粉碎过程迅速 ,没有明显的发热 现象,尽可能少地与外界空气接触;粉碎过的物料颗粒均匀,并且颗粒尺寸符合试样制备的要求。 4.4干燥器:内装有充足的干燥剂,放置于冷凉且干燥的场所 。干燥剂要及时更新 (如用变色硅胶做干 燥剂,当其呈现红色时应停止使用,在130C〜140C下烘干至全部呈蓝色后再使用)。 4. 5 带盖铝盒:直径5. 5 cm 、10 cm 、12 cm和15 cm,高2. 5 cm;各盒底及盒盖应有配套编号。 5操作方法 5. 1烘干铝盒 调节烘箱温度至105C,取洁净空铝盒放在烘箱内的烘网上,烘干30 min至1 0取出后置于干燥 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量;再烘30 min,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取出称量 。烘干至前后质量差不 超过0.005 g为止,即为质量恒定 。取质量数值较小的作为铝盒质量 。铝盒放入干燥器内备用。 5. 2第一次烘干 按照表1规定的试样用量,用已知质量的铝盒,从平均样品中称取整粒净试样 (加),轻摇铝盒使试 样分布均匀。 调节烘箱温度至1051(油料至70C),将铝盒放入烘箱烘干40 min后,取出 ,自然冷却至室温,称 量,除去铝盒质量,即为第一次烘干后试样质量(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