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蜘蛛开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认“店、蹲”等16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运用想象续编故事,明白不能一味地只想着做简单的事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一、谜语导入 “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同学们,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这是哪种昆虫?对了,这就是会织网的蜘蛛,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只小蜘蛛,他突发奇想,想开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板书题目《蜘蛛开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1.初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复习识字。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课文里的生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吗?那让老师来考考大家吧!出示会认字、会写字。(课件出示:飞虫 决定 商量 木屋 围巾 星期)
师:这些生字,大家还认识吗?自己读读看。(学生自由读)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下?老师指哪个字你就读哪个好吗?(指名读)同学们说他们读得好不好啊?我相信其他同学一定也这么棒,咱们来开火车吧?(开火车读)师:同学们真聪明,记得这么好!(3)齐读词语,注意读准确、读流利。(4)把生字词送回课文中,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几个问题(1.蜘蛛为什么开店?2 蜘蛛都开了哪几种店?分别卖什么?3.蜘蛛都碰到了哪些顾客?)
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板书)
四、精读课文,学习讲故事
1.学习第2~4自然段
小组合作朗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讲的什么?(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
(2)蜘蛛为什么开口罩编织店?(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的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一元钱)你觉得一元钱贵不贵?为什么?
(4)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河马)。给河马织口罩简单吗?(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河马的嘴巴那么长)所以蜘蛛感叹道“口罩好难织啊”。(指导学生体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5)出示句子:河马的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同学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感情。
②请同学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3.出示第5自然段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2)蜘蛛觉得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
(3)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到底简不简单。
4.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学习第6~8自然段。
(1)分组讨论,小组长按照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
(2)教师总结学习反馈。
(蜘蛛卖围巾,碰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围巾。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指名读第9~11自然段。
(1)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应怎样?(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2)蜘蛛的反应告诉我们这织袜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总结。因为蜘蛛觉得织口罩和织围巾不像自己想得那样简单,就不停地换招牌。(板书:难、累、怕)你觉得他这样好吗?(不好,这样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3.根据示意图讲故事。(1)根据示意图,和同桌合作,尝试讲一讲。(2)举行故事大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讲得精彩的学生在全班讲,其他同学当小评委。(3)每组被推荐的同学讲故事,由小评委为讲故事的同学打分。(4)根据小评委的打分,评选故事大王,老师予以奖励。五、展开想象,续编故事1.师:刚才大家的故事讲得可真好。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老师读这篇课文呀,总觉得没有结尾,蜘蛛后来又怎样了呢?他的店到底有没有开成功呢?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给故事续编个结尾?。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蜘蛛说些什么?
(做什么事都有很难做的地方,不可以朝三暮四,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不可以一味逃避。板书设计:开口罩编织店:河马 难
↓
开围巾编织店:长颈鹿 累↓
开袜子编织店:蜈蚣 怕
拓展阅读
《青蛙卖泥塘》 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教案.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职业》教案.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植树问---两端都栽》教学反思.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植树问题(二)(例2)》教学设计.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doc
- 全国香山杯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重力》教学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