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0卷第5期 物 探 与 化 探 Vol.40,No.5
2016年10月 GEOPHYSICAL &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ct.,2016
doi:10.11720/ wtyht.2016.5.17
-
苗永康.叠前地震全波形反演实际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J].物探与化探,2016,40(5):947 954.http:/ / doi.org/ 10.11720/ wtyht.2016.5.17
Miao Y K.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re⁃stack seismic waveform inversion[J].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16,40
-
(5):947 954.http:/ / doi.org/ 10.11720/ wtyht.2016.5.17
叠前地震全波形反演实际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
苗 永 康
(中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22)
摘 要:叠前地震全波形反演是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来描述地震波传播特征,通过非线性局部寻优方法来获取高
精度反演结果的方法。 与其他反演方法相比,全波形反演利用的是叠前炮域地震数据,没有经过叠加处理,更好地
保留了振幅、相位、频率等波形参数随偏移距变化的特征。 在反演结果中得到的不再是简单的界面和旅行时信息,
而是反映地层速度和构造特征的深度域数据体,有助于对地质体的分析和认识。 从叠前全波形反演方法的优势出
发,通过理论模型的全波形反演,分析做好全波形反演的技术关键,然后将全波形反演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
并将反演结果应用于偏移处理和河流相储层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最后针对全波形反演实际资料应用
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叠前全波形反演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波形反演;技术优势;实际应用;联合建模
- - -
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918(2016)05 0947 08
随着世界油气资源的日益紧张,勘探的难度也 残差,利用伴随状态法求解梯度算子,之后构建
日益加大,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对于地震成像精度的 Hessian矩阵、计算梯度算子,进而迭代求取地下速
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发展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迫 度模型的反演方法。 首先应用的地震数据为炮域地
在眉睫。 全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叠前地震波场的运动 震数据,没有经过相关的叠加等处理,更好地保留了
学和动力学信息重建地层结构,具有揭示复杂地质 振幅、相位、频率等波形参数随偏移距变化的特征,
背景下构造与储层物性的潜力,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再者采用波动方程完成的反演数学计算,更好地描
已成为当今地球物理界的热点技术。 自从 1984 年 述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得到的不再是简单的界面和
以来,全波形反演的方法经历了大致3个发展阶段: 旅行时信息,而是反映地层速度和构造特征的深度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时期,理论框架 域数据体,有助于对地质体的分析和认识。
[1 3] 笔者从叠前全波形反演目标函数的实现过程、
建立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左右期间,
[4 6] 技术关键及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叠前全波
为全波形反演的稳定发展阶段 ,主要的代表是
[7 8] 形反演的技术优势。 同时也分析了目前叠前全波形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