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工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明园防渗工程 霍铭群 万园之园—圆明园 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等于一个颐和园。1860年和190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被“塑封”的圆明园应该是丑陋的。曾风景如画的那片“海”如今真已成“沧海桑田”。微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工地特有的土腥味儿。 承载着一段悲怆耻辱的历史,圆明园是我们这个民族挥之不去的心中之痛。那么一个“失魂落魄”的圆明园就这么“裸露”在眼前,被车辙碾压的湖底就像一道道鞭打的伤痕。站在干涸而枯黄的湖底,突然忆起鲁迅的一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事情毁于一旦。 圆明园那“残山剩水和断壁残垣”中蕴藏的象征意义,超过了任何墨书纸写的典籍文献。这就是今天我们难以释怀的隐痛: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才引起这样的关注和讨论。 圆明园事件历程 从2003年8月开始,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环境整治工程。 3月22日,“世界水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参观圆明园时,发现园内正在进行大规模铺设防渗膜的工程。张正春立即向媒体发出呼吁:救救圆明园! 3月30日,海淀区政府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随后,环保局、文物局、水务局等多家部门相继卷入争论之中。 3月30日,圆明园防渗工程被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此时工程已近尾声。 4月1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组织的“圆明园生态与遗址保护研讨会”召开。 4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就防渗工程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专家讨论会。 4月13日上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召开,在一片争议声中召开的听证会又在争议声中结束。 5月10日,环保总局正式下发关于“圆明园管理处限期补办环评报告”的通知。这意味着圆明园管理处必须在40天内上交环评报告。 5月17日,国家环保总局消息,清华大学已承接圆明园整治工程的环评工作,将在环保总局限定的时间内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5月22日媒体报道,北京大学6位专家认为,圆明园对近万米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经典园林驳岸,进行彻底翻建,是严重的文物破坏行为。 6月30日环保总局环评司于6月30日正式受理了圆明园管理处按要求提交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正方—专家、媒体、市民 事实上,固化河道的做法早在多年前就遭到生态专家激烈反对,北京市水利局于2002年公开承诺,北京水系改造不再搞“铜帮铁底”。 圆明园管理处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将圆明园当作摇钱树!”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负责人梁从诫也当着记者的面一针见血地指出。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廖晓义女士更是一语中的:“他们就是在搞商业开发!最终让圆明园变成一个奢华的娱乐场所。这是问题的本质。” “几百万的水费怎么能和圆明园的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相提并论?那是无价的。湖底被铺上了一层防渗膜,这对圆明园来说将是一次彻底的、毁灭性的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被媒体称为“质疑防渗工程第一人”的张正春气愤地称“圆明园在自断‘命根’,是部门利益的短视行为。 “在圆明园的管理者眼里,最迫切的是工作人员的生存问题。他们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圆明园共有职工1700多人,一年门票收入只有2100万元。“如不加强管理,职工吃饭问题都难以保证。”去年8月1日前,北京市公园湖泊生态环境用水的收费标准是每立方米0.3元,在此之后,环境用水涨到了每立方米1.3元。按“圆明园开放区湖底年渗漏量近700万立方米”的算法,如果每年要补足水最少得多花700万元。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博士认为,不能把圆明园等同于一般的公园,它的真正价值在于“遗址”,而不是“公园”。游客们去圆明园,最想看的是被破坏的遗址,而不是去划船、去游览。如果过分强化圆明园的游玩功能,就会本末倒置,误导游客。 辩论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 李景奇: 我们采用土工复合膜(防渗膜)防治的做法,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和技术规范,有利于维持、保护圆明园的生态系统,对调节周边小气候有积极的作用。 地球纵观环境教育中心主任 李皓:在2000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址的湿地区域铺上防渗膜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没有做过也不敢做的事情。 群众代表 刘福成:圆明园不是某些人的公园,是老百姓的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竭力保护圆明园。 圆明园管理处主任 李景奇:我们去洗手间,然而经过选手间的时候,他却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径直往门外而去。 处理措施 潘岳强调,整改措施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节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实事求是地考虑工程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效果,统筹计算其环境、经济和社会成本。 第一,对圆明园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