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丝竹的起源与发展-课程.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江南丝竹的起源与发展-课程.PDF

江南丝竹 一、江南丝竹的起源与发展 1.江南丝竹的起源与形成 在中国音乐百花园中,江南丝竹堪称一朵绚丽的奇葩。在民族乐 坛上,江南丝竹以其典雅、柔美、清丽、细腻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首诗写得好:“一曲 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 回。”这诗毫不夸张地道出了江南丝竹令人喜闻乐见,魂牵梦绕的无 穷魅力。 具有江南风格的弦管乐盛行于今苏、浙、沪地区,这种流传广 泛,影响深远的音乐,在流传初期,乃至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 有固定的称谓,人们都把它称为“丝竹”、“国乐”,还有“清 音”、“仙鹤”等别称。“江南丝竹”这一称谓,据目前考证,最早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用来特指苏南、浙北地区的丝竹音乐。 1 江南丝竹 2.江南丝竹的传播与发展 丝竹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主 头,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学者 体,江南丝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 以为江南丝竹可以上溯至明代末 分支。作为江南水乡灿烂文化的 年,明朝嘉靖年间,以魏良辅为 音乐表现形式,泛指流行于江、 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江苏太仓 浙、沪地区的丝竹音乐,主要用 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 二胡、琵琶、扬琴、笛、箫、笙 还在乐曲伴奏方面进行了大量改 以及鼓、板、铃等乐器进行演 革,并组建了一支由弦乐、管 奏,广泛传播于长江三角洲城乡 乐、鼓板三类乐器组成,规模较 各地。 为完整的丝竹乐队,这可能就是 江南丝竹历史悠久,究其源 江南丝竹的前身了。 江南地区以及上海城乡的 丝竹音乐,早期并不是作为独 立乐种而存在的。要么是与戏 曲、曲艺、民间舞蹈等民间艺 术形式共生共存;要么是作为 民间吹打乐的组成部分;要么 是以自娱性质的民间独奏或合 奏形式而存在。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地相互依附在一起,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 2 江南丝竹 到了20世纪初期,上海以其 冠以“丝竹大家”、“国粹丝 长三角之首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海 竹”、“丝竹团”、“国乐”等 纳百川的博大胸怀,逐渐成为丝 名称。 竹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