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第八章现代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贝克 仿照150年前发表的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 《世界主义者宣言》《世界主义者宣言》: “存在着一种新的不适合于国内政治的全球与地方问题的辩证法。这些 “全球性的”问题,如我们可能这样称之的,在地方和区域中、在国内和国际的政府及 公共领域中已经成为政治议事日程的一部分。但只有把它们放在跨国框架里,才可能被恰当地提出、讨论和解决。为此,必须存在一种政治的再创造、新政治主体,即世界主义党的一种构建和奠基。这些党超越国界代表跨国利益,在国内政治舞台上也发挥作用。因而,她只有在作为国家的全球运动和世界主义党时,才在纲领上和组织上均成为可能。” 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 贝克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观点既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家,也不同于主张后现代性的那些理论家。他通过 “风险社会”、“第二现代性”、“反思性现代化”等一系列新概念,对当今世界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进行了独到分析,从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二、风险社会论 第八章 章节概要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当今社会理论家极为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现代性与 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西方思想界和社会理论界争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齐格蒙特·鲍曼通过对当今社会道德、人类自由、知识分子、犹太人、共同体等 一系列议题的研究,体现了他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独到见解。但他不是把现 代性和后现代性当做两种不同的对象加以分析,而是当做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展开论 述,且论题广泛,视野宽广,从而展现了其独到思维和问题意识。 而德国社会学乌尔里希·贝克通过提出 “风险社会”、“第二现代性”等理论观点, 为我们认识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他看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 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既不是工业社会的延续,也不是所谓的 后现代社会,而是 “风险社会”;而且风险社会是世界性的,因此需要确立世界范围的 新的政治社会秩序和风险应对策略。 第八章 当今研究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目前,在整个西方社会理论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理论讨论仍然非常热烈, 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后现代性社会理论的出现已成为西方社会理论发展的 重大转向之一,这对传统社会理论提出了重大挑战,其影响是极为广泛和深刻的。我 们在本章只是对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鲍曼和贝克的理论观点做了介绍,但其实还存 在着许多其他观点,在本书其他章节中也都有所讨论。社会学家杰拉德·德兰蒂在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一书中,对于从现代性理论到后现代性理论的发展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批判性思考题 1.鲍曼是如何论述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关系的? 2.鲍曼是如何论述流动的现代性的? 3.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1.[英]丹尼斯·史密斯:《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2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Zygmunt Bauman,“Asociological Theory of Postmodernity,”Peter Beilharz,etal.(eds.),Between Totalitarianism and postmodernity,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2 本章参考书目 6.Zygmunt Bauman, Community:Seeking Safety in an Insecure World, Cambridge, Polity Press,2001 7.Ulrich Beck,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2 8.林聚任:《论多元现代性及其社会文化意义》,载 《文史哲》,2008(6). 9.[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2.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注:包含部分拓展阅读书目。 本章参考书目 1.[英]丹尼斯·史密斯.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 萧韶,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德]乌尔里希·贝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