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中心校 胡巨良 第 四 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出自高门权贵家庭,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担任高官。②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选官权把持在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手中。) 材料: 隋朝建立后,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度诞生。这一天,在长安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朝廷的规定:“从今以后,读书人参加考试,合格的就可以做官。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听了这一规定,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此褒贬不一。 (1)如果你是人群中高门权贵的子弟,你对这一规定的态度是什么?原因何在? 答:我非常不满。因为以前选拔官员是以门第出身为标准,我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官。现在实行科举制,不经过考试选拔就难以做官,我的特权没有了。 (2)如果你是人群中出身低微的读书人,你对这一规定的态度是什么?原因何在? 答:我非常欢迎。因为以前选拔官员以门第出身为标准,我即使再努力,再有才学,也不可能做官。现在实行科举制,我就有了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官府做官的可能,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 ?为了打破选拔官员的不公平性,选拔出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才。 ?为了把选官的权力由地方集中到中央。 ?根本目的是加强君权,巩固专制统治 请你为他们排序 下面三句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 答:反映了当时统治者重视人才,重视知识通过科举考试做官比依靠出身门第做官更受尊重。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当时士人的至高追求。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 首创殿试和开武举 唐玄宗: 三、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一: (1)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生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2)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 (3)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 中山 (4)中国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采用考试选官。 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世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影响到邻国 科举制度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题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1905年9月2日,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 考考你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与 A唐玄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隋炀帝时期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 宋朝末年 B 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 清朝末年 考考你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4、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隋文帝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 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哪两位?这种制度何时被废除?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2诞生的过程: 隋文帝时: 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主要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要素式起诉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doc VIP
- 焙烧炉天然气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三政治测试题.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3年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测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模板).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