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第二服务部  汇报人   武美平 汇 报 内 容 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 三、注水泥、顶替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2010年,长庆固井公司第二服务部严格执行公司要求,积极组织服务部人员学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方面的文件及相关知识,加深员工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风险管理的流程、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课件的学习,服务部员工认识到企业风险无处不在,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服务部先后召集员工进行风险研讨会4次,会议期间要求每个人主动查找身边存在的风险,找寻规避风险的合理办法,从而逐步提高员工“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控风险”的能力。       通过全员参与、人人探讨,共收集风险事件22件,形成固井第二服务部《风险事件信息库》。       共辨识出服务部存在的各方面风险17项,根据已辨识的风险,最终形成服务部的《风险识别目录》。 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风险事件信息库  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通过对服务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辨识出各类风险共17项,经过整理行成了《风险识别目录》 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选 题 理 由      固井作业属于一次性工程,施工隐蔽性高,施工风险大。近年来,固井工作量逐年增加,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可能性相应增大。       2010年,第二服务部共固油完井551口,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共出现风险8次,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达到1.4℅。据统计,每年仅钻水泥塞这一项费用就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由于该风险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损害公司的名誉,经过研究讨论后认为该风险需关注的程度在《风险识别目录》中排名第2。  汇 报 内 容 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 三、注水泥、顶替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             风险管理五步流程: 1收集风险管理基本信息 2进行风险评估 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4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指引或解决方案 5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 1、风险案例 2、风险辨识 3、成因分析 1 、事故风险案例       事故案例一:       1973年5月,在宁夏盐池摆盐井区域,某指挥部32648钻井队进行完井固井作业,井口泄压时,泄压管线飞起,导致在井口站立的固井队施工人员三根肋骨骨折的伤害事故。      案例分析:       1、制度措施不到位,泄压时不采用水泥车泄压,而是选择在井口泄压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施工人员站位不当,在明知井口存在较高压力的情况下进入高压区,最终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管线没有进行必要的捆绑,致使泄压过程中管线飞起伤人。                      损失及影响: 1、造成人身受伤 2、对公司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3、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事故案例二:       2010年6月20日固井公司在实施池76完井固井施工过程中,由于下灰车三次下灰不成功,现场施工过程中等停23分钟后,决定顶替。由于套管内的水泥浆失去流动性,留水泥塞1702米。       案例分析:       1、下灰车三次下灰未成功,现场等停时间过长,是发生该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应变能力差,对施工中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没能采取正确措施,失去最佳补救机会       3、水泥浆体系流变性、配伍性不合理。             损失及影响:      1、钻水泥塞10天,损失25万元;       2、公司声誉受损。             事故案例三:        某固井公司2000年7月份,在7″套管分级固井时由于上一口井施工后立式罐未清理干净,不同配方水泥混装,造成水泥浆体系变化,稠化时间从180分钟缩短为61分钟,水泥浆提前稠化,留水泥塞1700多米。     案例分析:    不同配方的水泥混装是导致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案例四:      某固井公司2010年7月份在进行米37井固井过程中,由于井内环空出现异常,注水泥浆时中最高压力达到8MPa,替水11m3时泵压瞬间升到40MPa无法继续顶替遂停止施工,留水泥塞1735m。      案例分析: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深圳罗湖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国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讲解课件课件.pdf VIP
- 2025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Ⅱ卷)试卷评析及2026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治疗.docx VIP
- 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名师教学设计: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回顾与思考2.docx VIP
- 社区护理实践调查报告.docx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 2024年12月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Scratch等级考试一级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试卷.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