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教/给”类被动构式语法化的共同路径
——构式语法化的形义互动性
[中国]沈煜 ㆍ[中国]龙国富
1)
目录
一、引言
二、相关构式语法化理论背景
三、双及物、使役、被动 :被动构式共同的句式变化模式
四、权利转移 :被动构式共同的语义框架变化模式
五、语义框架与句法形式的互动 :被动构式共同的语法化过程
六、形义互动体现语法化规律
七、结论
一、引言
1.1 西方理论
近来,西方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与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
理论相结合,兴起构式语法化理论。它主张形义平等,二者兼顾,尤重结构历
时变化中意义与形式的动态互动。 (参见Goldberg 1995 :4 ;Bergs
Dieward 2008 :24 ;Bybee, Perkins and Pagliuca 1994 :20 ;等等。中国
如,沈家煊 1999 ;储泽祥、谢晓明 2002等)构式语法化理论能弥补汉语历史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126韓中言語文化硏究 第31輯
ㆍ
语法研究侧重句法的不足。
本文站在构式语法化理论上,侧重语义,兼顾形义,从“形义互动”的新视
角观察“为”、“教”、“给”类被动构式的发展,以启发形义互动的汉语构式语法化
研究。
1.2 汉语事实
1)
正如其他汉语历史句法研究,“为/教/给”类被动式 历时变化研究没有很好
兼顾形式与意义。它偏重考察句法形式本身,往往忽视意义及其与形式层面的
互动。这种思路下,学者大多认为三种被动式的发展路径不同,甚至路径本身
也存在争议。2)
如果把构式发展中的语义层面 (主要指语义框架)也平等地考虑进来,我
们会问:三种被动式的语义框架发展有无共性?如果有,那么三者的语法化可
1) 据江蓝生 (1999),三种被动式主要是按照被动标记的来源分的。来源于“成为”义动词
的被动式主要是“为”类被动式 ;来源于使役动词的被动式主要有“教 (交、叫)”类、
“让”类被动式 ;来源于给予动词的被动式主要有“给”类、“与”类被动式。本文选取各类
的代表来研究:“为”字式、“教”字式和“给”字式。
2) 关于三种被动句式的前人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
关于“为”类被动句式的发展 :尚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它早期是助动词为“为”的被动句
式。 (见王力 1957)有观点认为它来自动词为“为”的指称式,是指称式转变为陈述式
的结果。 (见董秀芳 1998 ;姚振武 1998,1999)有人反对。 (见岳中奇 2012)有的
认为它来自多义动词“为”的各种简单句式。 (见林序达 2009 :518-526)有的认为它
来自“为”作为目的介词的简单句式。 (见石毓智 2005)
关于“教 (叫、交)”类被动句式的发展 :大多数认为它来自于使役句式,后来在一定的句
法和语义条件下发展为被动句式 (见太田辰夫2003[1958]:229 ;江蓝生1999 ;蒋绍愚
1994,2002,2004 ;冯春田 2000 :611-613 ;石毓智 2005 ;李焱、孟繁杰 2012)。
有观点认为使役句式前还有一个给予句式的阶段。 (殷国光、龙国富、赵彤 2010 :30
2)
关于“给”类被动句式的发展 :大多观点认为它来源于给予句式,后来发展为使役句式,
随后发展为被动句式。 (见江蓝生1999 ;蒋绍愚1994,2002,2004 ;冯春田 2000 :
607-609)有观点认为它不经过使役句式而直接由给予句式发展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MR1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OCR).pdf VIP
-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常用二级结论.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放疗副作用及应对》课件.ppt VIP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