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医分馆6月上医学新知与延伸阅读-成大医图.PDFVIP

成大医分馆6月上医学新知与延伸阅读-成大医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大醫分館6 月(上)醫學新知與延伸閱讀】 一、新血液檢驗 抗憂鬱治療可量身訂作 [延伸閱讀] Absolute Measurements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and Interleukin-1-β mRNA Levels Accurately Predict Treatment Response in Depressed Patients. 二、大腸癌上身,可能與牛鏈球菌菌血症有關 [延伸閱讀] Associated factors in Streptococcus bovis bacteremia and colorectal cancer. 三、研究顯示,孤獨的人更容易罹患疾病 [延伸閱讀]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studies. 四、把握青春 研究:過了25 歲朋友迅速減少 [延伸閱讀]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 focu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humans. 五、研究:常曝露於過大音量少年易耳鳴 [延伸閱讀] Tinnitu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sound level tolerance in adolescents with normal audiograms and otoacoustic emissions. 《詳細醫學新知內容與延伸閱讀出處,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新血液檢驗 抗憂鬱治療可量身訂作 【中央通訊社2016/06/08】 科學家發展出的新血液檢驗,能預測常用抗憂鬱藥物對病患是否有效,這項新發現可能 帶來量身訂作式個人化抗憂鬱治療的新時代。 研究人員表示,藉由此檢驗指引,醫生未來應能為血液中發炎達某種程度以上的憂鬱病 患,以更有效藥物進行早期治療,可能包括結合兩種藥物等,避免病情惡化。 在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精神病、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IoPPN )主持此研究的卡塔紐(Annamaria Cattaneo ) 說,「這項研究讓我們朝向於出現最早憂鬱徵兆階段提供個人化抗憂鬱治療,更邁進一 步。」 憂鬱症是最常見心理疾患之一,影響全球逾3 億5000 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 )把 憂鬱症列為全球性失能的主要原因。 治療通常涉及藥物治療或某種心理治療,或兩者並用。但接受治療的全部憂鬱病患當中, 約半數未能因第 1 線抗憂鬱藥物而改善症狀,且 1/3 病患對所有可用的抗憂鬱藥物具抵 抗性。 在此之前,醫生始終無法判定某人是否對某一抗憂鬱藥會有所反應,抑或打從一開始就 必須安排更積極治療計畫。結果病患經常接受嘗試錯誤方式治療,試用某種藥物後換用 其他藥物連續數個月,且經常未見改善症狀。 心理健康慈善機構SANE 執行長華勒斯(Marjorie Wallace )發表聲明說,能鎖定那些藥 物治療無效的憂鬱病患,將會是「過去數十年來治療心理疾病方面最令人振奮的進展之 一」。 她說,簡單血液檢驗就能篩選出此族群,並提供他們更量身訂作式治療,包括更密集談 話治療與諮商,將可避免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沮喪與受苦,並於未來讓藥物治療配合病患 的生化體質成為常態。 今天刊登在「國際神經心理藥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的這項研究,研究團隊聚焦於量測血液發炎的兩個生物標記。 先前研究已顯示,發炎程度升高,對於抗憂鬱藥物的反應就會變差。研究人員量測兩組 憂鬱病患於服用常用處方抗憂鬱藥物之前和之後的兩個標記,即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和白細胞介素1 (interleukin-1, IL-1)。 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指數超過特定門檻就能可靠預測出病患對藥物反應的機率。 研究團隊發現,MIF 和IL-1 指數超過該門檻的病患,百分之百對傳統的常用處方抗憂 鬱藥物無反應。而指數低於門檻的病患,則會呈現正面治療反應。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IoPPN 教授帕里安特(Car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