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细菌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 生 物 细 菌 整 理 球菌 S型菌落:不透明,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 细菌类型 形态与染色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免疫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球形,直径约1μm;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串状排列;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在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下,可变成L型。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直径2mm左右、不透明,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菌落;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脂溶性色素;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菌落周围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溶血)。 多数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产酸;触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可与链球菌相区分。 酶: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脂酶等; 毒素:细胞毒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等;细菌的一些表面结构蛋白 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 皮肤化脓性感染:如毛囊炎、疖、痈、伤口化脓及脓肿等,临床表现为脓汁金黄而粘稠,病灶界限清楚,多为局限性; 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如气管炎、肺炎、脓胸、中耳炎、骨髓炎等;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毒素性疾病: 由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 毒性休克综合征 人类对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 患病后获得的免疫力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 A群链球菌 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μm;革兰染色阳性;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无芽胞,无鞭毛,在培养早期(2-4h)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荚膜消失。 多数菌株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较高,在含血清、血液、葡萄糖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直径0.5-0.75mm的细小S型菌落,多数菌株出现β溶血现象; 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触酶,可与葡萄球菌相鉴别;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胞壁成分:黏附素(脂磷壁酸和F蛋白)、M蛋白、肽聚糖;外毒素类:致热外毒素、链球菌溶素;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1)化脓性感染 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庖疮等; 其他系统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等; (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3)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机体可获得对同型链球菌的特异性免疫,但链球菌型别多,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常可反复感染。 细菌类型 形态与染色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免疫性 肺炎链球菌 G阳球菌,菌体呈矛头状; 多成双排列,宽端相对,尖端向外; 无鞭毛,无芽胞,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培养基需含有血液或血清;在血平板上生成灰白色细小菌落,形成草绿色α溶血环;培养48小时后可产生足量的自溶酶,菌体溶解,菌落中央下陷呈肚脐状; 在血清肉汤中孵育时初期呈混浊生长,稍久培养液渐变澄清。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可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OP实验阳性 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溶解红细胞,活化补体,引起发热、炎症及组织损伤; 脂磷壁酸:黏附; 神经氨酸酶:定植、繁殖和扩散。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继发胸膜炎和脓胸,也可引 起中耳炎、乳突炎、副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可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脑膜炎奈瑟菌 G阴双球菌,呈肾形或豆形,两菌接触面较平坦或略向内陷; 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 专性需氧,5% CO2条件下生长更佳;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形成直径1.0-1.5mm的较大。扁平。无色、圆形、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不溶血; 可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超过48小时常死亡。 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荚膜:抗吞噬; 菌毛:黏附; IgA1蛋白酶:破坏IgA1; LOS: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坏死、出血、皮肤瘀斑、微循环障碍、DIC及中毒性休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人类是唯一易感宿主,6个月至2岁儿童是易感人群 主要经飞沫传播; 有三种临床表现类型,即普通型(主)、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以体液免疫为主; 成人可从正常寄居于鼻咽部的、不致病脑膜炎奈瑟菌间的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6个月婴儿可通过母体获得抗体产生自然被动免疫;儿童因免疫力弱,发病率较高。 淋病奈瑟菌 G阴球菌,常成双排列,两菌接触面平坦,似一对咖啡豆; 无芽胞,无鞭毛,有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