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doc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政治理论课提高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强化第二外国语,涉猎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并加强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拓宽专业知识面,较深入地学习文体学理论及相关的语言及文学理论,开展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筛选论文题目,作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文献,撰写硕士论文,进行论文答辩。 在校三年期间需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二、研究方向 1.英语语言学 2.英语文体学 3.英美文学 4.英语国家文化。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总学分为33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分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 36 2 考试 2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 36 2 考试 2 外语 144 4 考试 1-2 学科必修课 英语语言学概论 54 3 考试 1 1.共计16学分。 2.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学习4门相同课程。 3.二级学科各方向研究生学习2门相同课程。 翻译理论与实践 54 3 考试 1 文学导论 54 3 考试 2 英语语言史 54 3 考试 2 功能文体学 54 3 考试 3 跨文化交际 36 1 考试 4 非学位课 公共选修课 教育学 20 1 考查 3 研究生选修教师教育课程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心理学 20 1 考查 3 学科选修课 20世纪欧美小说述评 20 1 考查 3 1.研究生需选修不少于7门7学分的非学位课程。 2.研究生可跨学科选课。 3.选修课程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比较文学 20 1 考查 3 英汉经典名著翻译研究 20 1 考查 4 英语文体学 20 1 考查 2 文化研究理论 20 1 考查 3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20 1 考查 4 大众文化 20 1 考查 4 英国文化概论 20 1 考查 3 认知语言学 20 1 考查 3 语言哲学 20 1 考查 2 语言测试理论 20 1 考查 4 社会语言学 20 1 考查 2 语义学 20 1 考查 3 语用学 20 1 考查 4 文学文体学 20 1 考查 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0 1 考查 3 英语教学策略(文体可选 ) 20 1 考查 4 英语教学的基本原理(文体可选 20 1 考查 2 论文写作 20 1 考查 1 补修 高级英语 72 考试 1 同等学历学生补修语言学、高级英语;跨专业学生补修语言学、高级英语、英美文学 语言学 36 考试 1 英美文学 36 考试 1 六、必修环节 内 容 学分 考核方式 基本要求 学术创新活动 1 考查 教学实践/专业实践 1 考查 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1 考查 见学位论文部分 注:学科可根据本学科特点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内容。 七、中期考核 八、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3.学位论文答辩前科研成果要求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十、主要阅读书目 1.英语语言学方向 [1] Antony Easthope and Kate McGowan.A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Reader (2nd Edition) [M].Toronto :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4. [2] J.I.Saeed.Seman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G.Brown G.Yule.Discourse Analysi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 S.C.Levinson.Pragma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5] J.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 F.Ungerer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7] R.Wardhaugh.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8] A.Radford.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9] M.A.K.Hallida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