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一代煤化工技术 前景与挑战 金涌 清华大学 化工系 2009 煤炭资源 世界上最大可能储量 10.6万亿吨 世界探明可采储量 9842亿吨 大约可供开采 150~200年 中国保有储量 10070.7亿吨(国家统计局1998) 中国可采储量 1650亿吨(世界第三位) 2007年中国原煤25.6亿吨标准煤 中国人均煤储量为世界人均的45%~55% 能源消费总趋势 21世纪初 全世界能源总消费134亿T标煤/年 人均GDP1万美元,一般需人均消费4T标煤/年,随后增加逐缓。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第二:共14.8亿T标煤(2002年) 其中煤占66.1% 石油23.4% 天然气2.7% 水电7.1% 核电 0.7%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世界第三:煤 13.8亿T(第一) 原油1.67亿T(第三) 天然气 326.6亿m3(16位) 水电2280亿千瓦 ( 第四) 总发电装机 3.57亿千瓦,总发电量16540亿千瓦.小时 我国化石资源消费总趋势 一次能源总消费量 我国煤化工现状 ·焦炭 产能:3.81亿吨/年(2008) 产量:~3亿吨/年 占世界的~60% ·电石 产能:2200万吨/年(2008) 产量:1360万吨/年 附产炉气160Kg/T电石 ·甲醇产量(2007) 1076.4万吨/年 (十一·五末)2600~3000万吨/年 ·二甲醚产量(2007)220万吨/年 (十一·五末)770~1100万吨/年 ·醋酸产量(2007)163万吨/年 (十一·五末)445~700万吨/年 煤的气化 移动床气化:水煤气发生炉(效率 60%) 鲁奇(Lurgi)炉(冷煤气效 率63%)用以煤高压操作 流化床气化:U-Gas, ICC灰熔聚气化(效率68%)恩德炉用粉煤低压操作 气流气化:德士古(Texaco)炉、水煤浆气化、冷激、高压(效率75%) 壳牌(Shell)炉、粉煤、废热炉高压 (效率在80%) GSP炉、煤粉,冷激,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都有国产炉型 ·鲁奇炉合成气成分: 净化后 国际气流床气化技术 德士古汽化炉示意图 Shell 粉煤化工艺示意图 GSP 煤气化炉 GSP Shell Texaco 三种气化工艺比较 中石化炉为GSP炉改进型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 四喷嘴改善了炉内气-固-液多相流流场,加大了湍流混合强度,促进反应 延长了喷嘴使用寿命 分级水煤浆气化炉 第一段供氧控制反应温度在熔点以下,第二段供氧反应温度控制到灰熔点以上,碳转化率98.2% 轴向温度分布均匀,可延长耐火砖寿命,平均反应温度上升,反应充分 分级气化炉(非溶-溶渣炉) 气化炉轴向温度曲线图 碳转化率曲线图 各种煤气化方法消耗比较 需氧量 Shell、GSP炉需氧量是lurgi的 2~9倍 耗电量 Shell耗电量是lurgi的19倍 GSP耗电量是lurgi的12倍 蒸汽 GSP、lurgi比shell多消耗 3.5kg/106KJ 投资 shell是lurgi的2.6倍 GSP是lurgi的2倍 煤的液化表1 煤直接液化制油 续表1 煤直接液化制油 表2 煤间接液化制油 合成气脱硫脱碳 低温甲醇洗涤:成熟,操作温度T~-57℃,(脱CO2),T=-20℃(脱H2S),低温下吸收能力强,溶剂损失少,适用于脱除CO2、H2S、COS等酸性气体,可以得到无硫尾气。 脱CO2可达残余20~50μg / g 脱H2S、COS 可达残余百分之几,S体积分率为0.1 μg / g。 聚乙二醇二甲醚(NH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