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生从中青年开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王国玮 2008.11 目 录 健康的概念与意义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健康不仅是指没有任何生病,更全面地说,是指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行为三方面完全正常的一种状态。 1980年WHO提出健康的十大标准: ①精力充沛,从容不迫担负日常生活,繁重工作而不感到紧张、劳累。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好。 ④应变力强,能适应外界各种环境变化。 ⑤能抵抗一般疾病如感冒,传染病。 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情景,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1999年WHO又提出健康标准: 身体健康(5快)①吃得快 ②走得快 ③睡得快 ④说得快 ⑤便得快 心理健康:(3好)①个性好:心地善良 ②处世能力好:自控能力,适应变化 ③人际关系好:助人为乐 影响健康的四个因素 卫生部公布我国前十位死因 (2006年) 2006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 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据对30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亡原因的统计。 其中: 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是第二位,大约每12秒钟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城市居民脑血管死亡率达21.2%,心脏病死亡率17.9%;农村居民分别为21.2%和11.8%。” 近年来中青年高发的疾病 男性高发疾病有: 脂肪肝, 高血脂症、高血压、痛风、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前列腺疾病。 女性高发疾病有: 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月经失调,慢性失眠 慢性胃病。 男女共有疾病: 颈椎病,抑郁症,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主要原因分析 心理疲劳:一份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这样写到:“工作紧张是?影响很多职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压力造成疾病。 生活无规律 (上下班不定时,吃饭不按时,睡眠不守时等) 饮食不合理(过食油腻、暴饮暴食、减肥节食等) 其他因素(缺乏锻炼,睡眠不足等) 目 录 中医养生的概念 养生,又称养性,摄生,颐养。 最先见于《吕氏春秋》:“知生者也,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在同自然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战胜疾病,与此同时,萌生、形成、发展了中医养生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平衡 ,阴阳的动态平衡是健康的万物之本。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自然界有一条法则,叫做适者生存,或又称适者健康。适,就是适应、顺应的意思。 中医养生的整体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人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中医养生的辩证施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和精华; 是中医学对疾病的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要透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而表现出来,而人们也是通过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上医治未病” 《黄帝内经》曰: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医养生的分类 季节养生:四季六气与人的关系。 食疗养生:四气与五味。 精神养生:七情与人的关系。 运动养生:定时、定量、定内容。 目 录 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的概念:四季养生,也可称四时养生,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黄帝内经》:“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人们要顺应四时的特点,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许多传染病的流行有很强的季节性 。 四季养生,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 。 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之原则: 春季,是指从立春之时到立夏之时,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春季的气候与物候特点:阳气初生,气候转暖,万物萌生,欣欣向荣,即《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调神养生方法:生活起居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保持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逆四时养生的危害:“逆之则伤肝”或使肝气内郁,春天对应的脏器是肝,要注意养肝,保护好肝脏 。 春天多风,易侵袭人体头皮,所以对易感冒人群和有头痛病史人要防春季风邪的侵袭。 中医养生之四季养生 夏季养生之原则 : 夏季,是指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