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总比问题多》读书笔记_读后感.doc

《方法总比问题多》读书笔记_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读书笔记_读后感 方法总比问题多读书笔记      在面对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会找借口推卸责任,而不是想对策。表面看来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一个只知道找借口,推卸责任的人,如何能成为优秀的人?一个不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如何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作为高栏港务一各箱管,也深刻的领悟到只有不断在工作中找方法,才能更好的为码头服务,为各位进港的司机大哥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      在《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优秀的人是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他们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该书从“不找借口找方法,战胜对问题的恐惧,让问题迎刃而解,把问题变为机会”四个观点出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步步教读者怎样克服对问题的恐惧,在遇到问题时怎样运用一些思维技巧,巧妙转移问题,从心里上藐视问题,以方法克敌制胜,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      工作中,当自己面对问题时,是选择放弃还是竭尽全力?我们经常听到“尽力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全部潜力发挥出来!“尽力”只是借口,替“不可能”找借口。我们之所以说事情“不可能”,仅仅是由于我们把自己捆绑住了。当我们把“不可能”改为“怎样才能”时,原来难以想象的奇迹或许就会出现。世界上没有“天大的问题”,只有不够努力造成的遗憾。学会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可能去努力吧!      想想自己是怎样面对困难的。退缩?屈服?我们之所以不成功,就是无端地将问题放大,把自己看轻,自己否定自己。要想成功,就必须从自己的字典里删除“我不行”这句话!然后努力的去找方法,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从找方法到会找方法,从会找方法到创造大的价值。只要你能够战胜对艰难的畏惧,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让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会把问题变为机会!对自己狠一点,逼迫自己勇攀最高峰。要知道,问题是成长的机会,不要害怕遭遇问题,不要害怕遭遇否定,不要害怕遭遇困难。这些遭遇,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发奋努力,对自己的生命更加肯定!()总有一天会发现:问题绝对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问题的严重性往往是我们自己放大的,我们所感觉到的“恐惧”往往是预先设置的、被歪曲的。只要努力面对困难,所有我们以往畏惧的东西,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勇敢地去尝试,别害怕拒绝,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你去试一试。许多历经挫折而最终成功的人,感受“熬不下去”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是,他们总能树立“成功就在下一次”的信念,并坚持到底。人成长和竹子一样,往往也是“一节一节成长”,每一节都要经过痛苦的针扎。这种痛苦的经历对智者而言是一种“福音”,只有真正面对才是真正地成长!      总结一句话:世上没有做不到事的,做不到是自己不想做,每个人无论在生活或者工作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想一下,总会有解决的方法,路是人走出来的,自然就会有解决的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读书笔记方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3篇《方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一 人 一 世 界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2012年12月,朴槿惠在韩国总统大选中获胜,成为韩国有史以来首位女性国家元首。这是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自传,作者以最朴素的笔触,娓娓道出她过往的人生。可能是文化差异或者是身份不同,我对文章的内容感触不是很深,有点像看《毛泽东传》,他们都有着坚定的意志、领导的刚强、质朴的作风。      在这里,我看到了韩国眼中的中国。朴槿惠对《论语》、《孙子兵法》都很熟悉。韩国人对日本的态度和愤怒的关注点都是一样的。我还产生了很多的疑惑。例如,对于1950-1953年,我只知道“中国的抗美援朝”,中国是这样记载的:“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击毁和缴获敌军各种作战物资无数。”但与此同时,韩国是这样描述的:“1951年1月,婚后不久,中国军队再次袭击首尔。”这是同一段历史的不同描述?或者是我们在同一时间既援助朝鲜又去袭击韩国?以我仅有的“37分”历史成绩,真没办法再深究这个历史的事实。      【文摘】      P21,1951年1月,婚后不久,中国军队再次袭击首尔。(关于1951年,我只在历史书中知道是中国抗美缓朝的时候。我从来不生产,在支援的同时也在攻打别的国家。)      P54,在法国,不是由老师一人丫在讲台上单方面授课,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由讨论,这上噗让我印象非常深。(韩国的教育发展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从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方面发展)      P82,汉有天然资源、没有钱的韩国要想填饱肚子过日子的话,就只能靠人研究科学技术。(与我国的“科教兴国”同出一辙。)      P131,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我开始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