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管理的挑战依从性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哮喘管理的挑战:依从性;主要内容;依从性已成为哮喘疾病 管理中的严重问题;美国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出院后对ICS与OCS的依从性。纳入平均年龄42.2岁、有濒死性哮喘病史的60名成人哮喘患者。出院后向患者提供标准化哮喘药物处方:泼尼松(40mg 每日清晨口服,连续7天),氟替卡松(220μg/喷,2吸BID,MDI吸入),沙丁醇胺(2吸Q4h,MDI按需吸入)。出院后通过电子监测设备观察药物使用情况2周,并通过ACQ问卷评估哮喘症状控制。 结果显示,患者出院7天内对两种激素依从性下降至近50%,依从性差的患者症状控制显著较差(P=0.04);美国一项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估ICS非依从性对哮喘相关结果的影响。共纳入18-50岁的405名哮喘患者,根据患者医疗记录和药房配药记录计算依从性指数。主要终点是哮喘相关的门急诊及住院次数,以及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频率。 结果显示,成年哮喘患者对ICS总体依从性较差约为50%,并与哮喘相关不良结果相关。;主要内容;提高哮喘治疗依从性 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挑战;评估哮喘治疗依从性的方法;Weinstein AG, et al. Curr Opin Pulm Med. 2015 ;21(1):86-94.;n=2034;在一个包括100例哮喘和慢阻肺门诊患者的随机样本人群中开展处方调查,评估他们的药物治疗情况。然后,在来自上海83家医院的年轻肺科医生中开展教育项目。教育项目分为7个部分,每部分2小时,超过4天时间内完成。3个月后,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书面调查,评估培训效果。目的在于评估通过短期培训项目,临床医生对指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REALISE研究: 80.1%哮喘患者不能或错误识别控制药物吸入器;REALISE研究:即使≥50%医生在随访中频繁检查吸入技术,仍有28.2%患者未正确使用吸入器;SMART概念基础:通过一个吸入器实现哮喘维持治疗并完成哮喘症状加重的按需缓解治疗,从而更有效、简便地进行联合治疗,减少全身激素的用量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Weinstein AG, et al. Curr Opin Pulm Med. 2015 ;21(1):86-94.;REALISE研究:不了解每日治疗的必要性是导致患者不依从控制治疗的首要原因;不了解长期治疗的益处是导致哮喘患者依从性不佳的主要原因;一项国内研究为了解??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为制定哮喘教育和管理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对北京一家医院门诊101例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 结果显示,10余年来坚持对哮喘患者进行教育和管理,使患者在哮喘疾病本质、合理用药治疗及治疗目标的认知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REALISE研究:哮喘患者对“控制”存在误读 ——2/3的患者认为“控制”就是管理急性发作;患者在症状加重时首先增加SABA, 而滞后增加ICS,提示未落实指南推荐的自我管理教育;通过干预可显著减少SABA过度使用 但ICS使用并未由此显著增加;最大呼气流速;REALISE研究:哮喘患者初次就诊时 临床医生提供的辅助信息;REALISE研究:通过都保等吸入器的演示视频, 可纠正≥50%的吸入技术错误;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和监督随访机制,提高依从性;主要内容;使用电子版哮喘家庭管理计划, 有助于提高依从性;电子版哮喘家庭管理计划;新西兰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旨在研究具有视听提醒功能的吸入器能否改善患哮喘学龄儿童的依从性和临床转归。研究共纳入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且规律使用ICS的6-15岁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入干预组(n=110)和对照组(n=110)中,每两个月随访1次,共6个月。;个体化哮喘依从性管理包括三方面内容;总结;谢 谢!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