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社团 记录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团活动记录本 项目: 趣味数学 社团 2015学年第一学期 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教师 高奇 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以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小数学家”为契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特长,激发学生钻研精神,为开发学生数学潜能搭建飞翔的平台。追求创建卓越的数学社团,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体验数学、运用数学、乐于数学。力求体现:“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社团活动内容 1、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 2、速算与巧算 3、植树问题 4、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5、有趣的分数 6、数的叠加 7、填数游戏 8、配对求和 9、乘除法巧算 10、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 11、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 12、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 13、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 14、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15、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 16、趣味数学游戏 活动评价 以下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 1、对学生作业的态度、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 2、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3、百分制评价,分数在0-100分之间。根据孩子做作业的正确率打出相应的分数,学生改完错后,将扣的分数加上。 评价结果采取: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方式进行表述。 开设年级 四年级 学生人数 24人 活动地点 多媒体室 城北小学 2015 年 9月 学生出席情况记录表 班级 姓名 评价 四(1)班 诸宇航 四(1)班 蔡雪 四(1)班 张硕 四(1)班 韩锦豪 四(1)班 杨欢 四(1)班 张明熠 四(2)班 成思奇 四(2)班 顾海华 四(2)班 翟志邦 四(2)班 李雪 四(2)班 张鑫渝 四(2)班 沈楠 四(3)班 陈雨祺 四(3)班 成馥彤 四(3)班 朱俞菲 四(3)班 张焱杰 四(3)班 张弈璇 四(3)班 张宇杰 四(4)班 杨玉琪 四(4)班 张立涛 四(4)班 朱汉彬 四(4)班 张桢誉 四(4)班 汪雁 四(4)班 陈必文 活动记录表 时间:第一周(1) 活动内容 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 活动过程 1、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人类自己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故习惯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称之为一日。一日划分为24小时是古埃及人制定的。每小时又划分为60分钟,每分钟又分为60秒。 2、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但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并非算盘,而是“算筹”。算筹是用竹或木制成的小棒,用它的多少与纵横排列可以记数,按一定的方法可以用它进行多种运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普遍使用它作加、减、乘、除、开方、解方程等运算,称之为“筹算”。直到明代,它才被珠算所代替。 时间:第一周(2) 活动内容 体会奥数(二) 活动过程 速算与巧算   【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   41×49,先用(4+1)×4=20,将20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1×9=9,可以发现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9的前面补一个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这样答案很简单的就求出了,即41×49=(4+1)×4×100+1×9=2009。 时间:第二周 活动内容 体会奥数(三) 活动过程 植树问题   【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棵。   【详解】此题植树线路是封闭的,这类题的特点是: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题中要求三角形三个顶点上要各栽一棵树,因此我们要按照三条边来考虑。因为156÷6=26(段),186÷6=31(段),234÷6=39(段),所以每边恰好分成了整数段,这样,从周长来讲,应栽树的棵数与段数相等。即共植树:26+31+39=96(棵)。 时间:第三周 活动内容 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活动过程 例题:一个数加上6,乘以6,减去6, 除以6,最后结果是6,这个数是几 倒推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分析应用题时常用的方法。用倒推法解应用题列算式时,经常要根据加减互逆,乘除互逆的关系,即把原题中的“加”用“减”算,“减”用“加”算,“乘”用“除”算,“除”用“乘”算。 【举一反三】 1、一个数加上5,乘以5,减去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