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际储备管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国际储备管理 1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一、国际储备概念 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 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需要而持 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流动资产的总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写的《国际收支手 册》第五版对国际储备的定义如下:“国际储 备是指货币当局可随时获得并能控制的国外 资产。 2 二、国际储备的特点  (1)官方持有性;  (2)普遍接受性;  (3)充分流动性;  (4)价值相对稳定性;  (5)必须具有货币的职能。 3 三、国际储备的构成 (1)货币性黄金 (2)特别提款权 (3)在IMF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 25%黄金外汇储备份额 基金组织用去的本币份额 基金组织向成员国的借款 (4)外汇储备 4 四、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逆差; (2)稳定汇率; (3)借债保证; (4)发币的准备; (5)应付突发事件 5 五、国际储备的来源(供给) 1、顺差 2、干预外汇市场 3、国内收购黄金作为储备 4、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 5、政府借款 6 六、国际储备的需求影响因素  1、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 2、该国的汇率制度和外汇政策;  3、对外开放的程度;  4、 对外筹措资金的能力;  5、该国货币的地位和国际经济地位;  6、外债现状;  7、一国经济的发展目标;  8、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7 七、战后国际储备资产及其体系的 变化和原因分析  战后国际储备体系变化的历史背景 (1)美元危机; (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国际债务危机; (4)国际货币危机。  战后国际储备体系变化的表现 战前是:黄金—英镑体系 战后初期是:黄金—美元体系 八十年代后是:多元化体系(美元、欧元、日元、 英镑以及将来的人民币) 8 八、国际储备体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 1、体系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特里芬难题  2、各国政治、经济实力发生了变化;  3、各国对货币国际化的态度;  4、浮动汇率制下,各国管理储备的需要:分散 风险 9 九、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变化 单位:亿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构成 90年代初 本世纪初 普通提款权 339.028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