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列说法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 ?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 多,任情 返道,劳而无获。 都江堰是什么人地思想的体现? 你知道玛雅文明是怎样消失的吗? 案例 教材P91页“案例”子 3.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阶段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问题成为公害 主要技术手段:工业技术(机器、电器、社会化生产) 人类行为表现: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矛盾激化 人地思想:征服自然,自然的主宰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活动 红 旗 渠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 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 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 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 “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缺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3.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 4.后工业文明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 “和谐论”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关注 人地思想: “和谐论” —— “可持续发展” 小结: 农业社会时期 二战以后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深化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工业社会时期 被动适应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原始社会时期 人地关系思想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同。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产生的历史背景 它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形成与工业革命时期,这时人地矛盾激化,环境问题日趋尖锐。 注意 “地理环境决定论”所说的地理环境仅指自然环境。其实质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 2、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 生理 和 心理 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3、局限性 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二、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 适应论:人类对环境的变化有适应能力 生态论:用生态的观点分析人地关系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三、人地和谐论与可持续发展 1、产生的历史背景 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使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核心思想 (1)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 (2)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关系 1、环境问题按性质可划分为哪几类? 2、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1)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3)生态破坏问题 4)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1)部分资源衰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来源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2)生态破坏: 人类对环境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