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科技与文化的发展1.ppt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一、近代科技的引进
1、背景
洋务运动的开展,报刊、学堂、出版机构的增多,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
2、内容
西方各种科学知识和一些工艺制造技术
科学理论和假说(宇宙生成学说、太阳黑子理论、生物进化论)
3、杰出人物
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傅兰雅
4、意义
开阔国人视野
改变自然观念
促进近代科技发展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冯如研制中国第一架飞机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技术奠基人詹天佑(1861--1919)及自述简历
京张铁路青龙桥一段“人”字型铁路
冯如和他的飞机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1910年在国际飞行大会上,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创当时世界纪录。
二、西书的翻译与出版 ——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
1.鸦片战争后
译书主力:来华西人
译书机构: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广学会等
2.洋务运动期间
译书主力:洋务派
译书机构: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成绩最为显著——数量多,影响大,以军事、工程和科技类书籍为主
京师同文馆:外交、世界历史、国际公法等方面的书籍影响较大
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上海广方言馆等设立的译书机构
3.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兴起译书热潮
涌现新的译书机构
翻译出版大量西书
译书内容无所不包
著名译书机构:
1897年创建的商务印书馆
徐寿、徐建寅父子和华蘅芳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处
三、报刊业的繁荣
1、过程
(1)早期:
创办者:在华外国人创办→国人仿效自办
分布地区: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及周边地区→内地省份的一些大中城市
(2)甲午战争后:出现办报热潮
原因:维新思潮的推动,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宣传变法的需要。
表现:《时务报》、《国闻报》为代表的维新报刊。
(3)20世纪后:呈现全面繁荣态势
华资民办报刊大量创办,涌现出《苏报》、《时报》、《民立报》等报刊。
留学生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党人在海外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民报》等报刊。
2、《申报》
创办时间:1872年
地位:
历时最为长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宝库
3、特点:
发展阶段:外资外报-华资民报
发行地区:沿海-内地
报刊文字:文言-文白并用-白话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成为宣传新文化的阵地。
陈独秀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