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豆类蔬菜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 一、细菌性疫病 症状 主要为害菜豆叶片,也能侵害茎、荚、种子和子叶。叶片受害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病斑呈不规则形,褐色而干枯。病组织变薄近透明,受潮时病斑上有淡黄色粘液状菌脓溢出。茎部被害形成红褐色条状病斑,中央稍凹陷。 浸染途径 为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主要在植株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或粘附在种子外部越冬,一般播种带菌种子或生长期间高温多湿,雾大露重或暴晴天气发病重。 防治方法 轮作栽培,合理施肥;注意播种前种子消毒,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或DT粉剂600—800倍,或40%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一次连续交替防治3—4次。 二、锈病 症状 菜豆、豇豆生长中后期均易发生,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茎、叶柄、荚均可受害。叶片发病于叶背面,初为铁锈似针尖大小的小斑点,逐渐变褐色隆起,呈小脓疱状,周围有黄色晕环。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未即夏孢子。病情进一步发展,叶子枯黄脱落。在豆荚上也同样长出褐色小疙瘩而失去商品性。 浸染途径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冬、越夏,借风雨传播,日均温24℃,相对湿度为90%,连阴雨条件下此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如菜豆西杂二号、泰国天马;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15%三唑酮或醚菌酯1500倍液或杜邦福星4000倍液防治,连续2—3次。 三、 菜豆炭疽病 症状 为真菌性病害,可侵染菜豆的叶、豆荚等所有的地上部份。叶片发病于叶背,叶脉发病呈红褐色条斑,叶柄和茎病斑凹陷龟裂,豆荚受害呈黑褐色,椭圆形斑,四周凹陷,并溢出红色粘稠物。 浸染途径 病菌主要附着在种子上面传染。在多雨、温度较低时易发病。在温暖地区春季和秋季都易发病。种植过密,土壤粘重下湿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轮作2年以上;(2)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3)防治药剂,可用醚菌酯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 四、菜豆菌核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保护地菜豆上。该病多始于近地面茎基部或第一分枝的丫窝处,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皮层组织发干崩裂,呈纤维状。温度大时,在茎的病组织中腔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蔓生菜豆从地表茎基部发病,致茎蔓萎蔫枯死。 发病条件 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或混在堆肥及种子上越冬。该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适温5—20℃。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菌先在衰老的花上取得营养后才能侵染健部。蔓生菜豆受害期较长。 防治方法 (1)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2)进行种子处理,播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3)轮作深耕处理。(4)药剂防治,40%施佳乐800倍液,50%速克灵1000倍液,50%菌核净1000倍液,50%扑海因800倍液每5—7天一次。 5 豇豆煤霉病 症状 仅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正反两面着生紫褐色斑点,扩大后呈近圆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且病健部界限不明显,潮湿时背面生出灰黑色霉菌,严重时致早期落叶或蔓上残留数片嫩叶,病叶变小,病株结荚大减。 发病条件 病菌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田间高温或高温多雨是发病重要条件,连作地或播种过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武特一号、万家丰、赣选一号等。(2)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株距5—6寸,每穴2—3粒)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3)注意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醚菌酯1500倍液或15%三唑酮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或72%甲基托布津喷雾,每隔5—7天一次,交替防治。 6 豇豆轮纹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及荚。叶片初生浓紫色小斑,后扩大为近圆形褐斑,斑面具明显赤褐色同心轮纹,潮湿时生暗色霉状物,但量少而稀疏,茎部初生浓褐色不正形条斑,后绕茎扩展,致病部以上的茎枯死。荚上病斑亦具有轮纹,病斑数量多时呈赤褐色。 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或再次侵染,高温多湿天气及栽培过密,通风差及连作低洼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轮作2—3年;(2)提倡施用有机生物肥改良土壤,增强活性,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醚菌酯1500倍液或可杀得20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防治。 七、白粉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和荚。叶片染病,初于叶背现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其上覆一层稀薄白粉,后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遍布全叶,严重的叶面也显症状。引起大量落叶。 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辗转为害。一般干旱条件下或日夜温差大叶面易结露发病重。 防治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