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技能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2)本论 ②体例 1 1.1 1.1.1 (1) 应注意的问题: 通篇一致; 禁止下列错误: ×1、1、1 ×(1)、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2)本论 ③语言 人名、译名、名词术语应通篇一致; 先中后外,即先出现中文,括号内译成外文,在后面行文中,可直接使用外文; 如 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全球区域性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 RTA)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使用公历年份,且用全数;避免使用“今年”、“明年”等代名词; 度量衡以公制为准 正确 一九七六年 1976年 1847年(清道光二十年) 错误 七六 76年 清道光二十年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2)本论 ④引证 即引用事实或文献资料作为确立论点考证疑难的根据。其引证形式为:在引证处加括号,在括号内标出作者姓名、成果发表时间,然后在论文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列出该文献的全部信息。 注意:引证应是引用他人的观点、结论、模型、公式等,不得大篇幅地照抄照搬,不须引用论证和推演过程。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2)本论 ⑤注释 内容 ——对论文作必要的补充解释和说明 ——陈述某一具体事实、数据、观点、引文的来源 形式 ——脚注。即页末附注。一般用①、②、③标示。 ——章末注。即将注释放在一章末尾。 ——尾注。即将注释放在全文末尾,一般注少时使用。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2)本论 ⑥表格 表×-× ××××××× 资料来源(或注释说明) 主语(主栏) 谓语(宾栏) 体现主语的标志(分类、指标) 体现谓语的标志(数据)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土地面积 人口(2004) 人口密度(2004)每平方公里居民数(人) 国民生产总值(2004) 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2004) (美元/人) 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 占世界比重 (%) 总人数 (亿人) 占世界比重 (%) 总额 (亿美元) 占世界比重 (%)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东南欧和独联体 136026.2 32473.9 80828.5 22723.7 100.0 23.9 59.4 16.7 63.9 9.6 51.0 3.3 100.0 15.0 79.8 5.2 47 29 63 15 409604.3 316181.3 84075.7 9347.2 100.0 77.2 20.5 2.3 6411 33052 1648 2816 表2-4 世界各大类国家自然与经济概况 资料来源: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5统计手册表7.1制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2)本论 常见的错误: 表格不编号排序 两端加竖边线 数据不按小数点对齐 不注明资料来源 正文中不提示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是论文的总体结语和精华所在。可吸引读者阅读全文,并便于读者作笔记卡片。 ①内容 论文得出了哪些结论,这些结论对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做了哪些 修改、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有何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尚遗留哪些未解决的问题,今后拟如何进一步研究。 (3)结论 五、解题 (三)正文写作 ②注意 结论要与绪论相呼应,回答绪论所提出的问题; 结论是论文总体的结论,是作者在认识上更深入的发展,而 不是各章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措词要言简意赅,一般不再用插图和表格。 (3)结论 五、解题 (一)为何而作 (二)基本格式 (三)正文写作 (四)写作顺序 五、解题 (四)写作顺序 绪 论 本论、结论、附录 绪 论 目录、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科研成果、后记 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 研究内容与结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谢 谢 四、开题 (三)“两点一框” 2、理论观点——论题 (3)“支点”如何支撑“观点” 关键在于要采用最直接、最合理、最恰当的理论。 MPA论文 关于我国建立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思考 XXX 核心观点: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是集中收付制度、现金管理机制、国债制度三位一体,以现金管理制度为核心。初稿以公共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博弈论为理论支点,后调整为管理型公共财政理论。 四、开题 (三)“两点一框” 1、核心观点——命题 2、理论支点——论题 3、写作框图——析题 四、开题 (三)“两点一框” 3、写作框架——析题 (1)框图如何设计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