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演课本剧,激活小学语文教学
2011版部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而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机械、教条、繁琐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新的课改形势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增强其开放性、灵活性、游戏性。在某种意义上,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游戏。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就会激活小学语文教学。
“课本剧”对老师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很多学校在各种场合也都会编排一两个课本剧进行演出。但是,真正以编演“课本剧”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校极少,一般都是在搞活动时排演一两个课本剧作为学校活动节目而已,对课本剧的开发与实现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实践与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什么是“课本剧”呢?“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文章来源可以是我们小学课本书上的,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上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内容大多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题材、体裁丰富多样,贴近生活,有一定的情节或意境。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再组织排演,这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而且已成为取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语文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本质上讲,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小学生好玩爱动,具有较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和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组织学生通过表演,使语言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也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课本剧的表演,课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能动地转化为个体的亲身经历和自我认识。为了表演得更生动,学生不厌其烦地朗读课文,一遍一遍地进行表演练习。学生在表演中完全融入角色中,再现了课文情景,同时渗入了自己的言行。我国著名作家曹禺也曾指出:“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这就指引我们利用好课本剧这一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协调发展。
课本剧编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通过表演课本剧,有力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个体人文特征全面、整体发展。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创造。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如果学生能举手回答问题,固然说明该学生大胆,不过假如学生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口语乃至肢体语言,我想这对培养小学生的胆量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有的学生能大胆回答问题,但让他表演时却显得扭扭捏捏,心跳脸红。以编演课本剧的方式学习语文,可以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根据我校校情和学情,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 小学低年级学生表演课本剧
从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全体学生表演课本剧的好奇心;通过课文与剧本的比较阅读,初步认识课本剧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台词对白、动作表情的基础练习,指导学生学会角色表演;通过小组排演、全班展示等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练习舞台表演。在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中,逐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角色表演的能力。
二、 小学中年级学生写观后感或演后感
在一二年级表演的基础上,组织中年级学生开展表演课本剧的实践活动,在提高表演水平的同时,从语文实践活动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指导学生中的“小导演”,及时记录下在组织小组排演课本剧活动中的“酸甜苦辣”;指导学生“小演员”,记录自己在饰演某个角色的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或者失败的苦涩;指导学生“小观众”,记录课本剧表演的精彩瞬间,写下观看课本剧表演的感受。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本剧活动的热爱,提高学生
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 小学高年级学生编写课本剧
在中年级写观后感、演后感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提高课本剧的表演艺术性,引导高年级学生尝试编写课本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