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简史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的翻译 I.概论 17---19世纪西方的翻译不如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声势浩大,但翻译的广度超过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17世纪 英法俩国遥遥领先于欧洲其他各国。法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古典主义潮流,古典作品的翻译成为潮流。 英国在17世纪初出版了名震西欧的《钦定圣经译本》;17世纪下半叶,翻译理论研究逐渐加强:罗斯康门专门论述译诗的原则《论翻译的诗》;德莱顿以论文和序言的形式,深刻阐述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18世纪 英国古典主义声势强大。出现了蒲伯、柯珀两位代表不同流派的翻译家。 法国则启蒙运动蓬勃发展,古代作品的翻译虽仍有一定的市场,但这一时期最打的特点是译介英国的文学作品,最突出的是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 18世纪下半叶起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翻译大量涌现。出现了大批优秀翻译作品。 18世纪不准确的翻译极为盛行,但就翻译理论而言,翻译理论开始提出较为全面、系统、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模式:法国 巴托提出了一整套实现准确翻译的规则;英国的坎贝尔和泰特勒先后提出了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的翻译原则,尤其是泰特勒的《论翻译的原则》可视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翻译专著。 19世纪 文学领域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翻译开始把中心从古代作品转移到近代或当代作品,弥尔顿、歌德、席勒、雨果等人的作品陆续被译成西欧各国文字。 翻译理论而言,大师辈出,英国的阿诺德和纽曼,德国的歌德、施莱尔马赫、洪堡、荷尔德林,俄国的普希金、茹科夫斯基、别林斯基均有突出贡献。 II.法国的翻译和巴托 法国17世纪文学中出现古典主义思潮,18世纪出现汉学高潮,19世纪对西方各国当代文艺作品的介绍,都与翻译的蓬勃发展有密切关系。 A.17世纪法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古典主义潮流,古典作品的翻译成为潮流。翻译家同创作家一起卷入了风行一时的“古今之争”。 (古今之争把直译与意译的争论改变为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的争论)直至17世纪末 主张自由译法的占绝对多数,真正主张准确翻译的人数屈指可数。 1.巴歇.德.梅西里阿克 1636 在法兰西学士院发表论文,提出译者必须遵循的3项原则:1)不得给原作塞进私货;2)不得对原作进行随意删减;3)不得对原作进行有损原意的改动 2.达尼埃尔.于埃(1630—1721) 1661《论翻译》 观点:1)译者首先要紧扣原作者的意思; 2)如有可能,紧扣原作的字眼;3)尽可能再现原作的风格; 评论:同意。可惜于埃的影响力不大。 B.18世纪汉学热潮和翻译理论家巴托 1.汉学在西方的发展 13世纪元朝时来华传教,开启中西交流之门,1275马克.波罗来华,居留17年,返回欧洲《马克.波罗》,西方较大范围对中华文化进行研究开始。 16世纪末,中国作品开始被译成西方文字 最早的中国经籍的西译,大都出自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18世纪法、意、德形成小小的汉学高潮,19世纪英、美、德、法、意、荷都有相当数量的汉学家,19世纪末《四书》、《五经》等古籍在西方国家都有了译本。20世纪除了古典名著和杂剧,李白、杜甫、白居易及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也被介绍到西方。 阿瑟.韦利(1889—1966) 英国20世纪最卓越的汉学家,兼翻译家、作家、诗人。 早年求学于剑桥大学受老师影响对东方文化产生兴趣,1913年申请到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负责整理中国书画、雕刻。自学汉语、日语。1916《汉诗选译》1918《一百七十首汉诗》1942《西游记》(节译)(另有汉英译作4部,3部有关中国和中国作家的书)理论建树小,翻译也有跳译、漏译。但译文优美、清新。 翻译原则:译文必须立足于忠实原作,准确的再现原作的风格(中诗英译时打破英语诗歌的音韵束缚,采用无韵自由体); 译文必须通顺流畅,特别是译诗;不同的内容必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弗兰茨.库恩(1884—1961) 德国法学博士,读博期间对中国及汉字发生浓厚兴趣,参加2年制汉语学习班,结业时拿到了汉语学习班的证书。1909任德意志帝国驻华使馆翻译,有机会直接感受中国的语言、文化。3年后回国,边工作边在大学深造汉语。1919《卖油郎独占花魁》、1926《好逑传》、1927《二度梅》、1930《金瓶梅》、1932《红楼梦》、 1934《水浒传》、1940《三国演义》、1956《子夜》等,共长篇小说12部,短篇34篇。译作数量多而质量高,译文保持了原作风貌,文笔优美。对翻译中国作品,介绍中国文化,贡献极大。 18世纪的法国汉学热翻译中,翻译家重视的是内容而不是语言文字,译作数量繁多但质量不高。 夏尔.巴托(1713---1780) 1748《论文学原则》section5讨论翻译问题 翻译原则:1)尽可能保留原作语序;2)保留所表达意思的先后次序;3)使用同样长度的句子;4)再现连词;5)避免意译;6)必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