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 效 应 氧效应:辐射效应随组织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氧增比(OER)表示 OER: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一定生物效应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产生同样效应的剂量的比值 相对生物效应(REB):某种辐射产生生物效应与250keV X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相同时所需剂量的比值 传能线密度(LET) LET:表示带电离子在某一长度径迹上消耗的能量与该径迹长度之比。即单位长度产生的离子对数目或能量损失 低LET射线:γ、χ、β, OER=2.5~3.0 高LET射线:α、中子,OER→1 增加氧含量:可增加肿瘤治疗效果 减小氧含量:可保护正常组织 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防止射线的外照射 避免放射性核素造成的内照射和引起周围环境的污染 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时间、距离、屏蔽防护三原则 受照剂量与放射活度、受照时间成正比,与照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时间防护:尽量减少与射线接触时间 距离防护:尽可能增加与放射源距离,距离增加1倍,剂量下降至1/4 屏蔽防护:根据不同射线选择不同屏蔽物质 减低活度:满足工作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用量 α射线的屏蔽防护 α质量大,电离本领强,易被屏蔽物质吸收,在物质中射程短,穿透力弱,一旦进入体内将会造成明显的局部效应 5MeV的α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为3.5cm 在纸中射程 0.004cm 生物组织 0.00043cm 皮肤角质层 0.007cm β射线的屏蔽防护 主要通过电离或激发损失能量 能量较高时,通过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时,轫致辐射产生机率增大 β射线在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时,能量逐渐耗尽,最终将被物质吸收,这就是β粒子的最大射程 用低Z物质防护(很高Z物质73,高Z26,低Z26),如塑料、有机玻璃等 γ射线的屏蔽防护 穿透力强,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强度随屏蔽材料厚度减弱并服从指数衰减规律: I=IoBe-ux I穿透后强度;Io穿透前强度;B累积因子;uγ射线的减弱系数(cm-1 );x屏蔽物厚度;-ux厚度为x的物质对射线的减弱系数;累积因子B的大小与源形状、光子能量、吸收物质厚度、性质的不同而改变 屏蔽γ或X射线常用的材料 高Z高密度的金属材料:铅、铁、钨 通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砖、土 内照射防护 内照射防护重点是防止吸入或食入 预防性措施 开放性放射工作场所的选址与设计 工作场所的合理布局:三区制(清洁区、中间区、活性区),活性区又分为高、中、低活性区 安全操作技术: 准备充分、操作熟练、注意防护、避免污染 原则:去污及时、防止扩散、合理选用去污技术和去污剂、去污时也要注意放射防护 三废处理: 废水:废水贮存系统贮存衰变,低活度稀释排放 废物:放置衰变 废气:低活度可大气稀释 去污技术 核医学检查的受照剂量 大多数X线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均高于相应的核医学检查 如:脑显像为8.3mSv,而头部CT为 177.53mSv,脑显像仅为CT的4.7% 一次核医学显像的平均剂量约为3.6mSv,只相当于人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3.7mSv) 不同性质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为0.40~2.38mSv间。核医学工作人员为0.65~2.38mSv,平均1.33mSv。 思 考 题 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常用辐射量的概念和单位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的区别 氧效应 相对生物效应 传能线密度的含义 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 剂量限值的含义 ICRP新规定的剂量限值 外照射防护措施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放射卫生防护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发生机制 原发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继发作用 损伤与修复 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辐射源 核素的种类(质) 吸收剂量(量) 照射条件 机体的辐射敏感性 照射条件 照射方式:内照射、外照射 照射范围 照射次数与时间间隔 辐射敏感性 相同的照射条件下对同一射线不同机体和不同组织细胞对反应的差异 不同个体敏感性不同 不同发育阶段敏感性不同 不同组织细胞敏感性不同 确定性效应(determinate effects): 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一般是在短期内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发生的急性损害 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s): 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阈值 放射生物效应分类(ICRP)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 发生原因 细胞发生改变 足够细胞死亡或失去功能 特点 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口服国产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doc VIP
-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钟宏民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青岛2024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2.1 制作电子班牌 课件.pptx
- 新华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4年秋新版教材).pptx
-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安装调试技术.docx
- 手册三菱q系列plc培训.pdf
- 富士达各功能电梯地址码(1)(1).pdf VIP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pptx VIP
- 序篇 不忘初心(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新教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