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调整及其驱动力分析
生态与农村环境2009,25(1):18—22
JournalofEcologyandRuralEnvironment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调整及其驱动力分析
贺秋华一,钱谊,王国祥,刘鲁君.(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
院,湖南衡阳42100l;3.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在确定了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调整原则基础上,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和功能区划调整方案.
调整后,整个保护区范围由调整前的45.30×10hm减至28.42×l0hm,核心区由调整前的1.74×10hm增至
2.19×10hm,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71%,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由调整前的4.67X10,38.89×10hm变为
5.57X10,20.66×10hm.从自然条件改变,区域种群动态以及保护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3个方面分析了盐
城保护区调整的驱动力.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调整;驱动力;盐城
中图分类号:X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831(2009)01—0018—05
ReadjustmentoftheYanchengNationalRareBirdReserveinJiangsuandItsDrivingForces.HEQiu—hua.QIAN
Yi
,WANGGuo—xiang,L1ULuqun(1.CollegeofGeographyScienc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46,China;
2.CollegeofUrbanConstruction,NanhuaUniversity,Hengyang421001,China;3.NanjingInstituteofEnvironmentalSci—
enees,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Nanjing210042.China)
Abstract:BasedonthesetprinciplesforreadjustmentoftheYanchengNationalRareBirdReserve(YNRBR),ascheme
isputforthforreadjustmentofitsareaandfunctionalzones.ThereadjustmentwillreducethetotalareaofYNRBRfrom
4530to2842km.butexpandtheacreageofthecoreareafrom174to219kmwhichaccountsfor7.71%0fthetotal
areaofYNRBR;thebufferzonefrom467to557km,andtheexperimentalzonefrom3889to2066km.Besides,driv—
ingforcesofthereadjustmentareanalyzedfromthefollowing3aspects:changesinnaturalcondition,dynamicsofthe
communitiesintheregionandharmonizeddevelopmentbetweenthereserveandtheadjacentregions.
Keywords:naturalreserve;readjustnmnt;drivingforce;Yancheng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
境的最有效措施,尤其在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方
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自1956年建立第1个自
然保护区以来,经过50余年的努力,我国自然保护
区的数量和面积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截至2005年
底,自然保护区已达2349个,保护区面积149万
km,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已经基本形成了布
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自然保
护区网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自然保护
区质量内涵来看,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山
西的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陕西的牛背梁自然保
护区,洋县朱鹦自然保护区和周至,洋县大熊猫保护
区j,重庆的綦江老瀛山自然保护区和万隆自然保
护区J,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都
存在自然保护区的大小,形状与边界,功能区区划不
够合理等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与我国自然
保护区发展历程不无关系.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
业大体经历了创建,停滞,恢复增长,全面规划和迅
速增长以及科学规划建设和集约化经营管理5个阶
段J.前3个阶段主要遵循抢救式保护,先划后
建,逐步完善的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加之受当
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
文档评论(0)